文/果老 图/左凌劼 编辑/王忠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慈善全力以赴,助力扶贫攻坚。近年来,全省实施了9万多个特色产业项目,有9.8万名扶贫干部和2.4万名第一书记,奋战在驻村帮扶的第一线,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脱贫攻坚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体慈善工作者和志愿者积极投身扶贫工作,也为最终彻底脱贫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慈善助力精准扶贫,发挥了巨大作用。用陕西省慈善协会荣誉会长刘维隆先生的话说,慈善就是扶贫,扶贫就是慈善。的确如此。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在各行业各单位各部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精准扶贫战役已经在全国各贫困地区取得了最终胜利,最后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也已实现脱贫的奋斗目标。在此,我要向战斗在扶贫一线的干部和为脱贫而努力的百姓表达崇高敬意。

脱离贫困,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同理想。在脱离贫困以后,我的认识是,人们仍需勤俭持家,节约度日,万不可羡慕奢侈,铺张浪费。过去人们总是说,吃饭穿衣量家当。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刚刚脱除贫困,过上衣食温饱的好日子,我们还需要积极从事生产劳动,勤劳奋进,自立自强,让自己的生活持续向好,水平不断提升。因此,刚刚脱离贫困的兄弟姐妹们一定要重视,给开展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留下足够的资金,而不可全部用于生活消费。生产规模扩大了,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我衷心希望,脱离了贫困的百姓们,好日子就在眼前,今后的生活水平更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就慈善事业而言,精准扶贫的任务完成后,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仍然任重道远。慈善事业贵在坚守。其一,绝对贫困已经完全脱除,但相对贫困仍大量存在。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而消除相对贫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则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二,即使贫困现象完全彻底消除了,社会上还有因突发事件而遭受不幸的人们,如地震、泥石流、台风、虫灾和其他各类自然灾害的灾民需要慈善救助。其三,即使风调雨顺的年代,社会上还有鳏寡孤独残疾者需要慈善的帮扶和救助。其四,大慈善内涵和外延均以扩大,不仅是慈善救助与帮扶,还有环境保护、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以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因此,慈善工作者就需要长期坚守崇高的慈善阵地。

毫无疑义,慈善是全民的伟大事业,社会各行业、各阶层与慈善事业密切相关。在具体慈善活动中,每个人都必然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发挥各自作用。不仅如此,慈善事业需要各行各业各阶层参与其中,因为慈善本来就是一项综合体,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人皆可慈善,事事皆可慈善,处处皆可慈善。这就表明,新时代大慈善需要社会各阶层跨界大联合,需要各行业各部门的精心合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或慈善志愿者。

慈善事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尽可能为社会弱势人群募集善款,尤其是现代网络极为发达,通过网络募集到的善款,一定要科学合理加以管理和使用。有一位基层民政部门的干部跟我说,通过网络平台募集善款,是困难群众求助社会的重要渠道,尤其对那些突然罹患重病大病,而暂时拿不出巨额医药费的群众,岂止是雪中送炭。但是,作为网络平台和有关部门一定要科学化合理化管理,要让罹患疾病的人感受到社会的爱心,对他们接收到的善款进行科学和合理使用,要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社会的爱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爱心大姐服务队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

当然,慈善事业不是单纯募集和项目运作,它必须或不得不与社会各界各行业各领域发生联系。因为慈善已经深入到社会所有领域,慈善工作者必须是社会生活的多面手,也就是所谓“一专多能”。这是说,对慈善是专业的、专门的、精通的,同时具备其他行业的基本知识或技能。如果某些领域太专业化,慈善工作者暂时达不到,那就要向那个领域的专家请教,而不是想当然或随心所欲。例如,对突发的疫情,如何防控?救灾物资该怎样发放?这些情况的确不是慈善工作者可以胜任的,那就要向专家学习,按照专家的要求去做。

新型肺炎已经肆虐了一段时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灾祸,全国人民精诚团结,同仇敌忾,与病毒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坚强的领导下,在医护人员专业防治下,在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下,我们一定可以战胜这严重的疫情,恢复健康和正常的生活状态。目前最关键的就是全国人民要精诚团结,不指责、不埋怨、不放弃、不泄气,按照社区和单位的安排,宅在家里读书学习看电视,出门戴上口罩注意防护。

我还想说的是,在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人类的善性充分表现出来。这不仅是许许多多的善良人主动捐款捐物,为武汉和湖北人民祈福,而且表现为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千里迢迢奔赴抗疫最前线,表现为无以计数的解放军指战员和人民警察艰苦奋战在抗疫的各条战线,表现为所有社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努力工作不辞辛苦,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铸就了万众一心不屈不挠的抗疫精神,这就是善的力量。大灾必有大捐。天灾人祸面前,慈善人总是走在前列,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而奔走。目前,陕西省慈善协会和各市区县慈善协会已经行动起来,连日来四处奔走,与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多方沟通,募集了数千万元的救灾款项和大批救灾物资。值得一提的是,慈善志愿者们也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为武汉和湖北地区奉献爱心。可以说,慈善会是健康的、诚信的、透明的,也是特别能战斗的。慈善会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一定是最能依靠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当代慈善事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理性慈善,精准扶贫其实就是非常理性地面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贫困家庭。但是,当慈善家、慈善工作者,尤其是一些慈善志愿者看到困难人口和困难家庭的凄惨状况时,忍不住热泪盈眶,立刻倾囊相助。这不是作秀,也不是摆阔,而是对困难人口的极大同情和救助,更是人们善之本性所决定的。对此,社会各界应当予以充分理解和肯定。

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存在形式有所不同。例如,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行业,这是客观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存理念与精神追求。这就造成不同阶层和行业之间的差异与隔阂,在某些方面出现互相不理解甚至不和睦。事实上,差异的存在无论形态如何,在短期内都是很难消弭的,但彼此之间的理解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尤其是在人格和政治地位上,任何阶层和行业的人们都是完全平等的,旧时代的等级制度和观念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人们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扶助,社会才能更加圆满和顺,人们的心态才能更加愉悦,历史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公民引以为豪的崇高道德养成和为人处事的准则。友善待人者对会获得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结交更多的朋友,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友善待人者会消除内心的纠结和郁闷,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友善待人者对未来充满希冀,有强大的生活动力并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善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