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农历二月二十八),大唐“平辽王”薛仁贵第42代孙薛崔愿和山东省菏泽市“河东堂”薛氏后裔薛新发、薛卫华,“三凤堂”薛氏后裔薛留东、薛宪玉、薛宪振、薛来贞,春秋时代嘉祥县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被后世尊奉为“宗圣”的曾子后裔曾凡雨,“杨家将”杨门直系后裔杨璐以及济宁一粒文化传媒公司摄影师袁浩东等名门之后数十人齐聚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萌山脚下大唐“平辽王”薛仁贵墓碑前,备香蜡纸烛,依照古礼祭拜唐代伟大的薛仁贵将军。祭拜过程中,薛氏后裔们一个个饱含热泪,虔诚的跪地不起泪流满面,场景令人十分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薛氏族情》杂志主编,来自陕西省兴平市薛村的薛崔愿说:“跪在我家先人的墓前,心潮澎湃,看到先祖们为之奋斗的华夏古国一步一步变得更加美好时,我们禁不住热泪盈眶。看到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看到祖墓所在地嘉祥县山青水秀和蓝天白云,看到这么多人还坚守着薛氏家族的优良家风,爱党爱国,努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内心感慨万千。今天的泪,不是伤感,是自豪,薛家自古无贰臣,我们为伟大的先祖,忠君爱国的列祖列宗而无比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菏泽市牡丹区北城办事处薛楼村的薛新发激动的说:“薛仁贵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用赫赫战功奠定了唐朝第一忠臣猛将的名节,在四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他没有犯过一次军事指挥上的战略错误,他同时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神将,他对唐初拓边战争的巨大胜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地稳定了唐代的边疆,他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作战出色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屈指可数的神将、勇将、猛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祖籍河南省孟州市的薛卫华说:“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3月24日,薛仁贵去世,终年七十岁。唐高宗册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提供车马,护送灵柩返回故乡龙门大黄村。也有史料记载说他就埋葬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

来自嘉祥县的宗圣曾子后裔曾凡雨说:“北宋史学家宋祁曾经著文评价薛仁贵说,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可谓选值其才欤!”

杨家将”杨门后裔杨璐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将门(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的后人,我们心中充满自豪感,无比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古代史籍考证: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公元614年12月5日生于唐代河东道绛州龙门县大黄村(今山西河津市黄村),卒于公元683年3月24日。薛仁贵是北魏时山西河东薛氏族首、河东薛氏南祖传人薛安都之六世孙。薛安都后经薛野䐗、薛虎子、传至薛仁贵的曾祖父薛荣。薛荣系河东汾阴人(今山西省万荣县),曾任北魏七兵尚书、太子太保,河东、河北二郡郡守、秦州刺史、汾阴公。薛仁贵的祖父名叫薛衍,字元孙。据《魏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记载,薛衍为人轻财仗义,广结四方豪侠。熙平中,为侍御史、奉朝请。永安中,尚书驾部郎中,行河阴县事,卒于正平太守任上。死后被追赠为征东将军、徐州刺史。薛仁贵的父亲叫薛轨,隋炀帝二年任河南襄城郡赞治(今河南省襄城县、郏县、舞阳市三地),赞治是郡府长官的行政助理,平时主要是起草公文。薛仁贵幼年时,父亲薛轨不幸病逝,加之家中遭遇火灾,导致家道中落,后以种田为业,娶妻为河东著姓柳氏之大家闺秀柳英环,婚后夫妻恩爱,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唐太宗贞观末(公元644年4月7日薛仁贵投军,后来三次征东,两次征西,先后降服高句丽国,大败九姓铁勒,击破突厥联军,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军事传奇和妇孺皆知的千古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全国《薛氏族情》杂志刊登的文章介绍,薛仁贵文武双全,他在繁忙的作战间隙,于唐上元三年(公元676年)著成了《周易新本注义》十四卷。《周易新本注义》前七卷是对“经”的注释,后七卷是对“传”的注释。在该书中,薛仁贵着重提出“立天之道,有阴有阳;立地之道,有柔有刚;立人之道,有节有义”的独特见解。薛仁贵在《周易新注本义》中认为,为道日损,损之有损,研究《周易》,必须要像剥茧一样,层层剥去附着在经典之上的华丽外衣,只有当渐次剥去释易注易的种种缠绕之后,吹沙见金,才会恍然而觉。

经过东征西战,唐朝四海平定后,薛仁贵担任河西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3月24日去世后被朝廷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兵马大都督,“平辽王”,“双辽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稿:《薛氏族情》杂志社主编 薛崔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