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9日,曾经的世博大舞台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将变身宋城演艺中心,精心打磨的《上海千古情》演出将与观众正式见面;今年年底,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将实现北区开园,市民今后可以在这里爬山、骑马,还可以听歌剧、赏园林。

11年前,浦东世博地区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区,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今,随着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的相继建成,精彩、成功、难忘的回忆将再次回归。记者从浦东新区获悉,未来世博前滩地区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秀场群之一,比肩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

每月演出超过300场

一场演出就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宋城演艺创作的《上海千古情》就是这样一部大戏。在世博园区这块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宋城演艺联合世博发展集团为城市寻根塑魂,打造上海文化的新品牌。

根植于恢宏的历史长卷,《上海千古情》以极致细腻的手法、气吞山河的气概和无与伦比的舞台效果,讲述了上海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演出由《申沪溯源》《1921》《黄金时代》《上海人家》《风从海上来》等幕组成,再现了战国时春申君疏浚黄浦江的历史功绩,中共一大的光辉历程,十里洋场的风云跌宕,新中国建设时期上海人的奉献与担当,更有世博会、浦东开发开放的文化内核,将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舞台上,3000吨黄浦江水奔流入海,400平方米巨型悬空透明膜从天而降,上万套舞台机械与设备上天入地,让观众惊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城演艺中心为市民带来全新的舞台演出,而今后更多的文化地标将出现在世博前滩地区。由香港信德集团与陆家嘴集团联手开发的商业文化综合体项目,日前正式定名为“前滩31”。其中,文化演艺中心将是“前滩31”项目的点睛之笔,该中心拥有一个2500座的现代大剧场和一个1500平方米的黑匣子展演空间,满足不同类型展演活动的场地需求。其上演内容将打破边界,联结音乐、舞蹈、戏剧、时尚、视觉新媒体与科技艺术,关注中外青年文化,打造创意展演平台,为观众创造丰富精彩的艺术文化社交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东新区文体旅游局局长黄玮说,上海要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浦东世博前滩地区有这样的空间和潜力成为演艺之都的核心承载区。“这里既有东方体育中心、梅赛德斯文化中心、中华艺术宫等大型文化设施,十四五期间,上海大歌剧院、宋城演艺集群、前滩31、马术公园、世博文化公园等还将相继建成投用。未来,世博前滩地区演出座席将达到6.6万个,规模超过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每月演出场次超过300场,每天都会有10场以上不同类型的大型文化演出,供市民游客选择。”

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在国际上,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大都市,都有与其经济规模相匹配的文化集聚区。目前,浦东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3万亿人民币,建设与经济体量相适应的国际级文化演艺集聚区,为市民营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是世博前滩地区未来建设的方向。

除了一批新的文化场馆将投入运营外,位于浦东滨江地区的世博文化公园最近迎来新消息:原世博会俄罗斯馆、卢森堡馆、意大利馆、法国馆等4个场馆将进行保留改造,打造文化教育、展览展示的新空间。保留场馆位于今年将开放的公园北区内,为确保开园节点,目前施工作业正全面有序推进。

这些场馆中,俄罗斯馆是规模最大的世博会自建馆,由12个象征着生命之花以及白金红三色塔楼组成,塔楼顶部的镂空金属花格各不相同。项目改造团队对主楼外立面的可动鳞片进行了颜色、材质优化,优化后的黑色镜面将折射出更为明亮的光芒。卢森堡馆改造受到“卢森堡”在中文里“森林和堡垒”含义的启发,展馆的建筑结构就像一座壁垒,把中世纪的塔楼包围其中。而意大利馆设计灵感来自上海的传统玩具“游戏棒”,由20个不规则、可自由组装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整座展馆犹如一座微型意大利城市,充满弄堂、庭院、小径、广场等意大利传统城市元素。这些元素都将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下来,力求“原汁原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老场馆改造外,世博文化公园内还将建造一座高达48米的双子山。这座人工假山占地达30万平方米,形成东高西低的走向,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人工仿自然山林。山间将设置曲幽步道,可供市民散步休憩,登坡望远。春看山花烂漫、夏观流云飞度、秋赏漫山红遍、冬踏白雪皑皑……未来,双子山将绘就一幅“山在城中,水在山中,人在景中”的宜居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整个世博文化公园规划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公园坚持生态为先,整个区域将种植约4万株乔木,植物种类超过1000种,绿化率超过80%。为提升景观效果,中央湖区将引入黄浦江水源,通过生态净化水体,主要指标可达到Ⅲ类标准。公园还将配置多种观花、观叶、观果植物,营造春景、秋色、夏阴、冬姿的自然生态景观。

栏目主编:王志彦 本文作者:王志彦 文字编辑:王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