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考古界,仰韶文化代表着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作为黄河中游的彩陶文化,生动展现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先民生活。以关中、豫西与晋南为中心,中华文明徐徐走来。如今,在山西运城夏县的师村遗址中,发现了仰韶早期聚落遗址。夯土围墙,环绕四周;彩陶石器,骨蚌饰品。而距今六千年的石雕蚕蛹出土,更是从侧面佐证了“嫘祖养蚕”的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县师村遗址夯土为基,展示聚落全景

山西运城盆地,位于黄河“几”字型的金三角地区,这里是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腹地。而夏县师村遗址,就在这里诞生。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师村遗址距离运城盐湖大约7公里,而相距夏县县城则要远得多。由于地处青龙河故道的河曲地带,这里不仅有仰韶早期文明,还同时出土了春秋战国和宋金时期的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古现场

历史总能出现巧合,文明的选择不约而同。在师村遗址中,最让人激动的就是仰韶早期聚落文明。当考古学者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立体多元化的聚落遗址。外围以夯土为基,围墙之外有台基,围墙之内见房址。生老病死是常态,墓葬灰坑展现生活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夯土遗址

本次考古发掘,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等联合进行,从2019年6月起,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在3.5万平方米的聚落遗址上,围绕着夯土制成的墙体。通过科学验证,这里的夯土遗址,是黄河流域目前发现最早的夯土。人工夯打、搬运土方、填平坑洼,再到夯筑成型,脑海中仿佛出现一番劳作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房址5处,墓葬11座,墙基2道,多样性的建筑给考古工作者带来惊喜。在围墙的基槽底部,还出现了规律性的“波浪状”起伏。深浅不一,颜色不同的墙基,反映了建造者的聪明智慧。在确定墙基区域后,采用分段施工的办法,中部挖掘最深,两端挖掘最浅,连接处就构成了墙基槽。颇为有趣的是,墙体有一处类似于门址的缺口,堪称最早的“瓮城”建造。

石雕蚕蛹,印证缫丝养蚕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养蚕缫丝、扶助农桑的传说,在国人的印象中根深蒂固。上世纪20年代,当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夏县西阴村发现“半个蚕茧”时,整个考古界震惊了。这个被人工割掉一半的丝质茧壳,作为中国远古丝绸的见证,以独特的姿态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

无独有偶,今天的夏县师村遗址,出土了四枚石雕蚕蛹。形态逼真、造型精美的石雕蚕蛹,展现出纯熟的铸造工艺。而雕刻的原料,采用了中条山地区常见的绿帘花岗岩。就地取材,巧夺天工。石雕呈黄褐色,伴有黑色斑点,通体螺旋状的横向弦纹,可谓浑然天成。而简单的纹路勾勒,蚕蛹的头尾初现,给人以假乱真的错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雕蚕蛹

1926年,当李济“发现是一个半割的,丝状的,半个茧壳”时,仍然面临学者们将信将疑的态度。尽管是在残陶片和泥土中发掘的,而且有着人工割裂的痕迹,但是只有一个的窘境,让夏县西阴村的养蚕遗迹,总是显得单薄些。如今,同样的考古发掘又一次在夏县出现,仿佛在郑重宣告——这里的先民就是如此热爱养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雕蚕蛹,以特有的形态,毋庸置疑地证明了桑蚕文化的真实性。至少在距今6000多年前,地处黄河中游的运城盆地先民们,喜爱并崇尚养蚕习俗。从简单的养殖到缫丝制衣,是历史的必然。纹路清晰、质地精美的石雕蚕蛹,透露出先民对养蚕的喜爱。与之相关的,丝绸起源、传播路径也就顺理成章了。

彩陶质地,强势助推文明

“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聚落以及磨制石器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当我们从书本上看到这段话时,对应夏县师村遗址的聚落出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明的震撼。“奕奕梁山,维禹甸之”,在山林河谷间,原始居民找到最适合的住处。渔猎采集,定居筑墙,黄河母亲在此孕育了新的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精良的彩陶,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以陶器为大宗,按照用途又可以分成陶容器和陶制品,当然还有部分石器和骨蚌饰品。这里的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沙红陶为主。彩陶均为黑彩,纹样多元,有直边、直线、圆形、圆点、弧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先民们用简单的线条,编织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村遗址出土陶器

碗、盆、瓶、罐,瓮、鼎、壶、钵,多种多样的器皿,显示着不同的生活用途。已经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师村遗址,兼具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这里既有生产相关的石锄、石斧、石钻等,也有装饰审美的石球、石珠、石雕和绿松石坠饰等。沿河谷地带分布,骨蚌虫鱼甚多,爱美之心,审美观念,骨簪、骨锥和蚌饰,信手拈来,从容自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李济先生发现的西阴文化相比,夏县的师村遗址要早大约500年。作为仰韶文明的早期代表,师村遗址为运城盆地的相关文明填补了空缺。受半坡文化和后岗文化的影响,师村土著文化吞吐万物,自成一体。当夏县师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荣膺“2020考古新发现”、“2020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作为河东大地的学子,真心为家乡而自豪!

后记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一曲《南风歌》,说不尽运城之美。在盐湖之畔、中条山下,师村遗址再一次沉淀历史的底蕴。在河之东,大运之城,一定能够开辟新的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