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70年代未有点及面刮起的盗掘歪风,迅及蔓延全国,到80年代中达到高潮。1987年开始,进行严厉打击后,一度收敛,但不久又卷土重来。下面说说上世纪80年代的几件盗掘大案。

1、“世界第八奇迹”秦俑头被窃

被外国学者誉为“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秦始皇陵园内的兵马俑,于70年代中期问世,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秦俑热”,每年有二、三十万海外人士和百余万国内观众前来参观,称之为“世界第八奇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入世界级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之列。

对这样举世瞩目的稀世珍宝,居然也有人胆大包天,打起主意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初。兵马俑所在地陕西临潼县康桥乡农民王更地找到临潼火车站客运员权学力,一起进行密谋策划。2月27日深夜,王更地携带螺丝刀一把,翻墙进入秦俑博物馆和考古队的院内,撬门入室,盗走库房里的一级甲等文物将军俑头一件,藏匿在临潼火车站道北的树林中。次日深夜,王更地让权学力看了这个无价之宝。要知道,兵马俑总计6000多件,其中已出土1000多件,但将军俑总共只有6个!

这两个人躲藏了几个月,把秦俑头转移了好几个地方,以避过风头,他们后来与西安美丽华大酒店筹建处临时工唐轲、西安北新旅社经理孙振平、无业人员樊春梅等人串通奔走,终于有人愿意出30万元收购,双方商定在6月17日上午在西安北新旅社接洽,见货后先交一万元押金,再约定取货交款日期、办法。这天唐轲等人对来人经过多方试探、盘问,才小心翼翼地取出将军俑头。就在这时,埋伏在周围的我公安人员一齐出动,人赃俱获。原来收购者是我公安人员假扮的。

第二天,还蒙在鼓里的王更地正满心欢喜地在家等候成交后送5万元上门,谁知送来的却是一附手铐!权学力也在同日被捕归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个月后这件震动全国的大案审理完毕,王更地为了偷秦俑头,结果丢了自己的头!耐人寻味的是,1988年初陕西省评选1987年十大新闻人物,这个年仅21岁的罪犯也名列其间,载入史册而遗臭万年,同谋犯权学力被判无期徒刑,其它罪犯分别被投入监狱,将度过8至15年的铁窗岁月。

2、曾国藩及其同僚墓被毁。

清中叶太平天国起义,清人旗兵不堪一击,望风披靡,形势芨芨可危,后幸得湖南人曾国藩等训练出一支湘军,苦战多年,终于把太平天国镇压下去。曾国藩及其亲生前得到清廷重赏,加官进爵,死后厚葬,坟墓规模宏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11月16日深夜,长沙市望城乡坪圹镇的居民早已进入梦乡。突然,从龙山洞方向传来一声巨响,人们全被惊醒,那儿是曾国藩的墓地,镇上干部和公安人员马上赶到现场,发现墓室已被炸药炸毁,公安人员只抓住几名盗墓贼。

当年为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的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湘楚四杰”,以镇压太平军有功升至清廷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死后葬在衡阳县樟木乡南圹村。不料百年后却被盗墓贼把他的墓炸开,凿开棺材,拖出尸体,把珍贵的随葬品盗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随曾国藩作战有功而步步高升的江忠源,最后也当上兵部侍郎。他在新宁县的墓地也被盗掘,陈尸于风雨烈日之下。

公安人员把这些毁墓大盗抓到之后询问: “你们知道不知道,盗掘古墓是犯法的?”

“不知道!”

“你们知道不知道这是曾国藩等人的墓?”

“知道。”

“知道为什么要挖?”

一个盗贼居然理直气壮地回答:“退一万步说,我们算是为太平天国洪秀全报了仇。”

3、良渚文化遗址惨遭破坏。

浙江省沪杭铁路上有余杭县,从1936年以来,在县境良诸镇附近陆续发现了一批盛稻谷、花生、芝麻、蚕豆的器具——鼎、罐、壶等物。经考古学家鉴定,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物品。有力地证实了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南方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经济,一时轰动世界,于是考古学家一致把余杭的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命名为“良渚文化”。

1987年春节才过10天,长命乡凤尾村的8个人酒足饭饱之后,鬼鬼祟祟地扛着铁耙,悄悄来到桑池头的地方,开始挖掘古墓,得手后次日又有十几个农民闻风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文化干部赶紧向上级报告,文物部门派人前来处理,收缴了盗掘的文物,其中有2件是国家级的珍品。

人们议论着:“这样盗掘良渚文化遗址,那还了得!领头的人准得吃官司。”

可是上面传下话来:《文物保护法》上没有这方面的量刑标准,无法依法追究。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盗掘却不予追究,这伙人便有恃无恐起来。“五一”节那天下午,安溪乡30多个农民公开盗掘,遗址区3亩多的面积上被彻底翻了个儿,古墓葬内的玉琮、玉斧、玉管等260多件文物被洗劫一空。

考古工作者闻讯火速赶往抢救清理,发现被毁的一处是极为罕见的“良渚文化”晚期显贵者的大墓群。另一处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墓葬迭压祭坛遗址。这两处遗址对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阶级和国家的起源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现在毁于一旦,无法再生,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4、500年来无人知的新建县明王墓被盗。

江西省南昌市的西北面有个新建县,县境有一个名叫金星垴的小山包,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代孙——乐安昭定王朱奠垒与其妃子宋氏就葬在这里。墓穴用大块青砖砌成厚达1.4米的外壁,棺椁置于后室,两旁伫立着100多个一尺多高的帖金陶俑,左、右、后三面均设神龛,龛内有金饰、铜兔、瓷菩萨等随葬品。整个墓室被巧妙地掩盖在土层草木之下,以至直到1985年金县进行文物普查时也没有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2月28日夜,年仅21岁的胡勒根带领5个同伙来此“开荒”,他年纪虽轻,却已有12次盗墓的经验,这个淹没500多年的明王墓竟被他发现,他首先用炸药炸开坚固的墓壁,然后把绳子系在腰上,让同伙把他吊下墓室,他先用手电筒四处一照,只见墓室内金光闪闪,似乎遍地是宝,把激动地大声招呼:“咱们这下发财啦!,你们在下来一个,帮我取宝。”他和同伙胡单根匆匆把200多件文物装进化肥袋吊上去,丢下电筒、铁锹、钢钎,迅速离开现场,3天后,他们把其中最珍贵的金凤钗、金雀、金钩等22件金饰品,按其重量以1.24万元脱手。

第二天,一些在半夜里听到爆炸声的村民,循声上山,看个究竟,几个胆大的村民下到洞井的墓室,带上来几件劫余之物,于是围观的人们纷纷下到墓室,把剩下文物哄抢一空。

结语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就成万元户。”曾几何时,这句话成了成千上万人的口头禅。那些穷极了的,或看别人发财致富眼红的人,提铣扛镐,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奔向了那广阔平畴上的一座座古墓,一时间,在铣镐碰击声中,在TNT的轰响声中,一座座古墓被豁然洞开,一具具白骨被弃之荒野,一批批国家珍贵文物被盗走、倒卖,流向海外。

盗墓——这一在历史上被视为大逆不道的、不齿于人类的行为,在今天竟成了某些人致富的手段、发财的行当!呜呼,何其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