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生不擅长」是借口!打破3大迷思别把努力用错方向
吉姆・快克(Jim Kwik)5岁大脑受创,学习能力受了影响,一页书可能一整天也读不完。即使如此,快克依旧没放弃学习,甚至为了赶上进度而熬夜看书。直到某一天,他被发现昏倒在家中。
住院期间,他偶然注意到护士手上的马克杯,上面印着一句话:「问题无法被相同水准的提问解决。」这让快克醒悟,自己一直以来都问错了问题,关键不在「该怎么解决学习障碍」,而是「该怎么学比较快」。
出院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去图书馆,找「学习如何学习」的书。这些书数量之多,让快克疑惑,为甚么没有开设一门「如何学习」课?所以,他开始研究学习法,逐渐地,从30天看一本书,到一个月看30本书。现在,快克成为学习领域的世界级专家,《脑力全开》就是他的学习方法论。
迷思一:「我天生不擅长…」
快克指出,许多人学不好,不是因为没有天分,而是心态不正确。比如说,最常见的迷思是「我天生不擅长…」但这句话只是不想努力的借口,《心态致胜》指出,这是定型心态(Fixedmindset),把坏结果怪罪于天赋,自己就不用流血流汗;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认为每一次失败都是学习,从而愈错愈聪明。
迷思二:「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0%」
另一个有趣的迷思则是「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0%」,从10年前的《药命效应》、5年前的《露西》到最近的《黑镜》都出现过类似的台词,宣传「人隐藏了庞大的潜能,但有一个锁把它关起来」,但这其实是错误观念。
神经科学家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指出,人其实已经使用100%的大脑。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研究显示,头脑有一种名为「突触修剪(synapticpruning)」的流程,只要人没有使用某一部份的大脑,就会发生大区域的头脑退化;但从研究结果看来,除非生病,否则并未有这种现象。
迷思三:「知识就是力量」
最后一个谎言是,「知识就是力量」,它其实被断章取义了,原文是「知识的目的是力量;使用定理是为了构架问题;最后,所有的推测是在执行某个行动或要做的事。」这句话的意思是,知识必须用来执行某个行动,才能变成力量。所以,书读很多没有用,还要运用书的内容,知识才可能垫高你的职涯。
提升学习动力:符合3标准,学习不再半途而废
学习的第二步,是坚持到底。快克表示,许多人学不会,不是因为所学的技能很困难,而是中途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