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补充耕地具体信息将逐步向社会公开

记者杨舒12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自然资源部将主动公开我国报备的补充耕地项目与地块信息,并逐步完善公开机制,以便社会查询和监督。目前,首批公开的1200个补充耕地项目与地块信息已在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挂出。

耕地占补平衡,作为耕地保护的重要制度,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是破解发展与保护矛盾的重要举措。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补充耕地备案系统,要求各地将补充耕地项目有关情况统一报部备案、上图入库,实现补充耕地可查询可追溯;在此基础上,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库,建设占用耕地时,从补充储备库中对应核销指标落实占补平衡。

为确保补充耕地真实可信,自然资源部连续3年集中开展了补充耕地核查。核查发现,补充耕地不实的虚假项目占比由2018年的10%下降到2020年的1.7%。核查中也发现一些地方补充耕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目前,核查发现的问题耕地已全部从储备库中扣减,不得用于耕地占补平衡。

为进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管,自然资源部于2020年4月对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要求各地备案时要落到补充耕地的具体地块。此次自然资源部主动公开补充耕地项目与地块信息,将按照“能公开尽公开”的原则,把补充耕地地块叠加到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生产的最新天地图影像上,截取图片显示补充耕地地块位置,同时选取备案的补充耕地实地照片,连同补充耕地项目信息,以分省份、逐项目的方式在部门户网站公布。

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逐步推进、不断完善公开方式和项目范围。同时,在部门户网站上设立“意见收集”功能,接受社会监督。对于社会反映补充耕地存在问题的,将及时反馈给所在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核实,并整改处置,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还将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核并追究责任。(杨舒)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