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人类目前最高端前沿的技术,人工智能绝对是位列其中之一了,世界各国无数精英和高科技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AI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普通人来说,AI技术可谓高大上且遥不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印度的一名山村教师近日宣布,他自己开发制造出一个能说38种语言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只花了500英镑,约合人民币4,496.35 元,所有制作材料均来自当地。来看《镜报》4月12日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迪内什·帕特尔(Dinesh Patel)是印度北方邦Jaunpur区Rajmalpur村庄的一名计算机科学老师,近日他表示自己开发并制造出了一个能够识别物体并解方程的社交类人,起名字叫“Shalu”。

据迪尼希介绍,“Shalu”可以说超过38种外语,包括英语和9种当地语言,另外,“Shalu”还能回答谜语和一些常识问题,有记忆,可以读报、发送天气预报、读出星座运势和菜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迪尼希在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买来废弃材料和零部件,从头开始研发出了这个机器人。他用铝、纸板、木头和塑料等废弃材料做出“Shalu”,然后把她连接到一台电脑上。

在开发制作过程中,迪尼希很大程度上使用了公共领域资源,他说,这表明,在本地生产产品是有可能在能力上与来自世界各地资源丰富得多的实验室产品竞争的。迪尼希现在希望使用3D打印来创建更接近真实的身体部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迪尼希的创作灵感得自印度宝莱坞电影《机器人》。他花了三年多的时间致力于他的研究项目——花费约493英镑,约合人民币4,496.35 元,创建出Shalu。为了得到普遍认可,迪尼希给了它一张女性的脸,Shalu还成了环境大使。

迪尼希认为Shalu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他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迪尼希说自己的重点是放在给学生们介绍机器人技术上:“从无到有就是一种快乐。我想让它成为学生们省时的产品。它可以是学生们的好朋友和良师益友——解答他们关于常识和数学方面的基本问题。印度还有成千上万的孩子上不起学。我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愿意学习但负担不起学费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