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作为心连心慰问团的成员,来到了宁夏西海固演出。

车开进村庄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黑灯瞎火啥也看不见,当时山区里是没有电的,发现有个土坯房,纸糊窗户里透出了一点点蜡烛光。

看到屋里有个孩子,在用课本剪着玩,姜昆不禁问:你怎么把上学的课本给剪了?

孩子笑了笑说:这些书本再也用不上了。因为他欠了2年的学费,学校不让他念了。

问他欠了多少钱,他说12块钱。只有12块钱而已,却让一个家庭负担不起,一杯奶茶钱却让一个孩子上不了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一位五六十岁的男人,周教授,坐在绿皮火车上,回想着儿子数落自己的话。

儿子嫌父亲成天唠唠叨叨,自己也成家了还被说没教养,被说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又不是高官或有钱人,成天真是穷讲究,如果实在闲得慌就去做义工。

既然自己儿子嫌烦,不如和老伴申老师出去散散心。

来到贵州,找到了相关的领导,老两口说想做支教,可被领导给拒绝了。

按规定支教的老师一般要在45岁以下,年龄大的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有点让人惊掉下巴,山区那么缺师资力量,却还要挑三拣四,有大学的退休教授乐意来,还都不要。

一听说老两口费用自理,要为家乡做点贡献,被批准了。

说起贵州,这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全是高山和峡谷,就使得这里交通十分不便。

这里也是老周的家乡,他离开快40年了。

可是在县小学支教,拖个地也有老师帮,打壶水也有老师抢着打,这根本不是周教授和老伴的初衷。

周教授和申老师决定,找一个最偏僻、最贫困的学校支教,租了个三轮车,一路颠簸,来到了大深山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山坡上,一座双层的木质小楼,看样子也年代久远,灰突突的很破旧,大约有30多个孩子在读书,这个上下不过几十平米的小楼就是学校。

下课时候,周教授和老伴主动上前和同学们说话,这些从来没见过生人的孩子,要么低着头不吱声,要么躲在房柱子后,要么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

一切跟城里孩子天差地别,没那种天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只是不知所措地看着这两个陌生人。

村长也是头一次听说,从大城市来教课、还不要钱的,会不会是骗子呢?想不了那么多了,能教一天算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村子里,只有一位叫金柱的老师,教3个年级,一年级在楼下,二三年级在楼上。

周教授和老伴跟同学们打招呼,全都没有反应,孩子们只是用怯生生的眼神看着,没有小孩子该有的天真与灵动。

申老师问金柱,都有什么教学方案,得到的答案是,只有语文课和数学课,而且这个老师还带着严重的口音,不会说普通话。

更不用说什么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了,这些课全没有的。

美丽的大山,映衬在五彩的霞光里,孩子们却没有美好和绚丽的前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娃来上课,还必须要牵着羊,因为父母全去城里打工,娃只能在亲戚家住,如果不给家里放羊,就不会得到好脸色。

当初的宁夏西海固,还不如这些大山里的条件,在联合国的报告里,这里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也是中国脱贫攻坚战最难啃的一块骨头,看过热播电视剧《山海情》的人都知道,那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

姜昆当时走访时,看到很多人家没吃的,就问那平时吃什么?得到的答案是:着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国家发救济的时候,再还。姜昆把兜里仅有的60块钱,分给了几家农民,陪同的干部也掏钱给。

结果走了3家之后,干部把姜昆拉到了一边说:姜昆老师,我也给不起呀,都这么穷啊,贫困县给不起啊!有的穷得一条裤子要两个人穿,谁出门谁穿,另一个就在家用破被子围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部们不停念叨说:西海固是缺钱,但比缺钱更重要的是缺人才,观念改变了才能富裕,这一代已经不行了,要靠下一代,可下一代要靠什么呢?要靠教育!否则,只有一代代的穷下去!

十年九旱、山大沟深,居住又分散,孩子们上学要走两到三个小时。

2000年左右的西海固有180万人口,可只有13所高中,一个孩子高中一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加起来要两三千块,而农民一年的存收入也只有900多块。

而每万人当中,只有3155人读过小学,高中学历只有167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更是少得离谱,只有7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改变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根深蒂固的思想,好像比登天还难。

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卫生要求都达不到,脏脏的衣服、小手、脸庞,乱草一样的头发。

周教授和申老师从最基础的洗手、互相打招呼开始教,有些孩子甚至连招呼都不敢打,吓得尿了裤子。

两位老师在木楼门口放了一面镜子,作为学生整理仪容仪表的工具,让学生走进教室前,都要跟老师问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开设了体育课、英语课、音乐课。

很久很久,这里也没有传出歌声了,申老师在河边教一些孩子唱歌,引来了许多同村的孩子围观。

体育课上,孩子们学会了跳马;英语课上,孩子们学会了外语沟通。

为了让基础薄弱的孩子们能更简单的学英语,周教授从山里孩子最见惯的动物开始教,狗、猫、羊、猴子等,还让同学们学习动物的动作及叫声,加深对单词的印象。

但有一个学生就不动,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学动作,孩子回答说:一活动就怕饿,怕等到放学就没力气了,因为他要翻好几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给孩子们增加些营养,申老师开始天天给学生们蒸馒头、蒸包子,给孩子们加餐。

而宁夏西海固的教育发展,首先是建了六盘山高中,对所有山区学生学费住宿费全免,每年还给农村户口的孩子一人1000块的生活费补助。

2002年六盘山高中面向全国招聘老师,第一批48位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不顾家人反对,甘愿去做扶贫教育。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到位了,但招生上又遇到了难题,学校不收费还倒搭钱,有史以来谁也没听说过,不少家长怕孩子当了学校试验品,甚至有些人怀疑是骗子,第一届只收到了609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是老师们苦苦相劝求来的学生,80%来自农村的孩子,底子很差,但都很努力,深夜琮要借厕所灯光看书,而老师们也更拼命,很少在半夜12点之前睡觉。

为了改善进度,课余时间抽空给学生们补习,等于是3年时间上了6年的课程。

四、

周教授和申老师不仅帮助孩子们学习新文化,增长见识,还给传统的村民宣传各种养殖、种殖技术,为家庭增加收入。

这样年轻的劳力就不用到外地打工,只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纪大的老人没人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是纯种植、养殖业,第二是旅游带动的种植养殖业。

贵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省份,黄果树瀑布、梵净山、荔波、平坝樱花、各种古寨梯田,早已经是闻名中外、惊艳了世界。

而周教授的儿子,再也不觉得老爸的各种叮咛嘱咐是没用的唠叨,这些恰恰是教人如何做一个有礼貌、有自信、有担当、有人格魅力的人。

教育扶贫、斩断穷根,就这样,一个人带动一帮人,一帮人带动一群人……

而这些大山里考出去的孩子,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六盘山的马世龙,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考上大学之后,村里人才开始真正地重视起孩子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06年到2020年,六盘山和育才中学5万毕业生当中,有三分之二选择回到宁夏,有一部分人当了老师教育培养人才。

人才反哺家乡,这才是扶贫最大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特岗计划累计招聘教师95万名,有19万名被派到了边远的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和革命老区支教。

去年11月,西海固最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西吉县,脱贫摘帽。曾经“十年九旱、风沙漫天”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正式告别了绝对贫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影响还在继续,去年7月宁夏继续面向全国招募142位优秀的退休教师。

而像周教授、申老师这样的高级教师,在退休的年龄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为贫困地区做着贡献。

我们都希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扶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也是中国扶贫奇迹背后的真相,这离不开千千万万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的人们无私地奉献。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我们为这些默默付出的人们致敬点赞!

〖关注@喵超疯之幽灵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