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中午12点半,铜山区的张先生利用午休时间来到徐州市公安局铜山分局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不到半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科目一理论考试。“车管所服务特别人性化,工作人员中午不休息,我们就不用请假过来考试了。”张先生说。

近年来,铜山车管所严格落实、逐项推进“放管服”改革举措,逐渐从“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将“群众上我门”变为“我上群众门”,同时做好源头监督,杜绝安全隐患,群众和企业满意率大幅提升。

从“管理者”到“服务者”

铜山车管所所长殷允革介绍,全区机动车保有量近30万,驾驶员32万名,各类机动车客货运企业6000余家。铜山车管所主要业务有16项,并且承担着整个市区摩托车的上牌工作。

铜山车管所服务大厅共有9个服务窗口,每天都会根据具体业务量进行调整,哪种业务需求最多,窗口就开得最多。对于集中办理业务的4S店,会安排值班民警专门对接,当天的业务必须当天办完。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服务企业发展。”指导员董振西介绍。去年10月份,利国镇一家生产、运输爆炸用品的企业前来求助,称他们为徐州地铁施工提供炸药,但施工地点属于危险品运输车辆禁行区域。铜山车管所民警立即来到地铁施工现场,结合该企业车辆配送实际和路线,重新规划了一条配送路线,上报徐州市交警支队审批,让该企业很快恢复了与地铁工地的业务往来。

“群众上我门”变 “我上群众门”

以前,企业和群众办理与车有关的业务都要往车管所跑,而现在,铜山车管所的很多业务都从“群众上我门”变成了 “我上群众门”。铜山车管所在全区设立了10个服务点,是全市各县(市)区中数量最多的一个。

去年4月开始,徐州市要求所有电动自行车必须上牌照。铜山车管所主动为辖区内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展上门服务。只要辖区内单位需集中办理50辆以上的电动车车牌业务,就可以向车管所申请,由民警带着查验设备登门办理。

铜山车管所率先启动“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市民在购买满足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时,在销售企业门店即可享受上牌服务。 目前,全区已有100多家电动车销售门店实现了带牌销售。

“源头监督”守好安全防线

铜山车管所成立“源头监管”办公室,每月按照网上数据定时推送企业违章数据,对重点企业进行动态实时监管,同时提供上门服务,严格核查驾驶员有无不适宜驾驶的酒驾、毒驾或其他妨碍安全的行为、病史、犯罪记录等。

对于辖区“两客一危”等重点企业,铜山车管所每月上门走访一次,针对相关企业对名下车辆和驾驶人违章、审验等信息查询的需求,车管所结合月度安全例会、走访工作,定期定时进行推送,全力协助企业建立安全制度,履行安全主体责任。

今年以来,铜山车管所已排查出辖区一运输企业某驾驶员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一公交公司某驾驶员涉毒,均已告知企业并要求将相关人员调离驾驶岗位。另外还有6人存在可能对安全驾驶造成影响的情形,他们也及时提醒企业对其加强日常关注。

新华日报•交汇点见习记者 杨琦

通讯员 马运川 左毅

编辑: 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