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显示,在地球上,平均每年都会发生约500万次以上的地震,人类可以明显感觉到的地震多达5万次,其中会造成一定破坏的地震则约为100次每年。看起来地震是不是非常多?可是,科学家们却仍然觉得“不够多”,甚至还会制造“人工地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人工地震?

简单来说,人工地震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震,或者更加准确一点来说,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比方说当进行工业爆破的时候,巨大的爆炸声会让地面上的人都感到大地在颤抖。

此外,地下核爆炸实验等,也都会造成人工地震,研究者表示,在人类活动中,人工地震是很普遍的,包括大型水库在蓄水的过程中,伴随着高压注水,会增加地壳的压力,也同样容易诱发地震。

人工地震的威力有多大呢?研究者表示,这与人工地震时所释放的爆炸能量有关。举个例子,如果是百万吨级的能量爆炸,那么人工地震的威力,会达到自然地震的6级左右。

不过,由于人工地震在实施的时候,都会有专业的人员和精密的设备照看,而且在位置的选择上,也都会提前做好预测,所以,并不会对人类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但是仍然会有不利的因素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要制造人工地震?

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过,地震,是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因为强烈的大地震到来时,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同时,也会引发海啸、山体滑坡等灾难。

同时,当地震发生在人类生活区,还会导致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等一系列事故,甚至如今伴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人类建立过核电站之后,大地震还会导致放射性物质的扩展,这对于人类来说,影响便是长期的了。

举个例子,2011年3月,在日本发生了一场可怕的9级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受到地震的影响,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泄漏事故,灾难的后续影响,一直到今天,仍然在持续着。

比方说为了冷却核反应堆,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一直在用海水去冷却处理,但是如今核废水却已经要满负荷,所以,前段时间,日本方面想要将福岛核泄漏事故产生的核废水排放到海洋中,引发了全球热议和关注、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想要做的,就是希望地震可以越少越好,如果可以控制它们的发生,便可以不再担心大地震的到来。

不过,想要搞清楚地震和控制它,就需要详细掌握地球内部的机构,而人工地震,则可以模拟出自然地震所产生的地震波,帮助人类了解到地球内部。

多年来,科学家、地质工程师等等,都在通过研究人工地震,来预防自然地震造成的影响,虽然看起来似乎“人工地震”非常的疯狂,但是,它却是造福人类的科学项目。

举个例子,在1975年,中国科学家就曾经在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多次的人工地震试验,因为川藏地区,一直都是我国地震的高发区。

在经过9次人工模拟地震后,科学家们成功获取了青藏高原腹地的第一批地球物理数据,为预测川藏地区的地震发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制造人工地震?

科学家们是如何制造人工地震的呢?目前,制造人工地震的方式一共有2种:第一种是通过炸药,另一种则是通过机械、电能等来模拟地震。

比方说,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一般都是采用烈性炸药爆炸的方式来制造人工地震,因为这种地震规模一般较大,对于外界的影响也较大。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工地震发生的场合都远离人群,比方说,在工业区,也经常会有人工地震的发生,包括实验需要,还会在人口稠密区进行人工地震,这个时候,出于人类安危,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需求,就会采用更加精密的人工地震方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者也表示,希望可以早日通过人工地震,来掌握地球内部的详细信息,从而让人类不再惧怕自然地震,可以做到提早预防,避免灾难的发生。期待科学家们能够早日破解地震密码,也希望人类可以越来越强大。对此,大家有哪些看法?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科技日报》10月22日文章《我们都希望地震越少越好,他们却还要制造地震:人工地震不是疯狂科学家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