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安全学”与“集成电路”一起被正式设为“一级学科”,加入目前国内近百个一级学科构成的学科大家族。在“4·15”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在沪举行的“国家安全教育高端论坛”透露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最新进展。
党和国家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总体性和人民性。专家认为,当前国家安全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安全教育的系统性不强,未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分层、分类教育存在不足,对大、中、小学生的教育未能统筹规划;专业师资力量不强,教育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等。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刘跃进早在2004年就主编出版《国家安全学》,开始建设这门新兴学科。事实上,他研究发现,“国安”一词古已有之,即使到了现代,在20世纪30年代,俄文和中文也已经出现了“国家安全”一词。当然,比这早100多年,1816年牛津大学出版的《国家建立、国家安全或关于通勤什一税的后果思考》,在文献名中就出现了英语国家民族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一词。
刘跃进表示,从现实、逻辑、学理上看,国家安全学在成为一级学科同时,甚至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下设国家安全学理论、国家安全管理学、国家安全法学、国家安全战略学,以及现有的军事学、警察学、情报学、外交学等,还有非传统安全学。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从生物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安全3门网络思政课上线,到完成“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设置论证”项目,论坛东道主华东理工大学通过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建立起“新时代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推进“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
在国家安全构成的12个要素方面,专家们特别提及几大关切。上海交通大学薛桂芳教授认为,中国海洋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海洋安全意识教育与我国海洋大国地位不匹配,加强海洋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为此,需要强化海洋安全教育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及时更新最新海洋动态,通过举办高端海洋安全和海洋知识讲座、开设海洋安全或海权教育通识课程等方式,不断创新高校海洋知识和海洋安全教育内容。
国家安全学在学科目录中就属于交叉学科一大门类。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红火蚁防控等热点问题,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孙煜华对生物安全进行详细解释,认为应当夯实基础学科,并推进多学科合成“作战”;加强“文理工法商”等学科交叉,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筑牢自然科学发展的技术安全、伦理安全、法律安全等三道安全防线,更好地保障我国生物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安全学研究并不是限于国土范畴内。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赵裴强调了中国海外利益安全和人才培养,从国家战略、海外利益、安全因素、人身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海外利益安全的人才要懂法、讲理、知情、交友、会武,从而保障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海外利益。
根据专家建议,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亟待完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新时代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丰教授提出,可以在现有的思政课程设立国家安全课程模块,或者将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单列,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国家安全知识。针对大中小学生,应当加强分层、分类教育,在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加强专业教师培养工作,重点培育和选拔一批国家安全教育教学名师,打造以专业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