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屹立在世界之林的农业大国,在近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启了农业发展的起源,并建立起了庞大的农业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 ,各朝各代都有一个主管农业粮食的部门,如明清时期的户部,就掌管着全国疆土、田地、粮食 、户籍等一切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为统一管理粮食的收购、加工、储运以及销售工作,于1952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在那个生产力低下,农业发展落后的年代,粮食部承担起了管理全国粮食的重担,我们所熟知的粮票、油票等都是由 粮食局制造和发行的。

可以说,粮食部从创建到撤销,见证了祖国农业向着现代化一步步的发展。截止1990年 ,粮食部共有4人担任过部长 ,他们分别是章乃器、陈国栋、沙千里和赵辛初。其中,陈国栋分别是粮食部的第二任和第四任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辛初同志作为粮食部的最后一任部长,见证了祖国农业的崛起和发展。至于他究竟有着怎样的革命经历 ,还要从他参加工作说起。

赵辛初出生于1915年,原名帅启泰,是帅承瀛刘世孙,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洪楼村人。他从小在其父帅剑山所开的私塾读书,随后又先后在武昌实验中学、省立师范学校读书。在校期间,赵辛初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并在14岁时写下了一首七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满怀抗日爱国热情的赵辛初,选择了投笔从戎,加入了“民先 ”、“青救”等抗日组织,并在武汉等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次年,赵辛初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踏上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并在鄂东特委副书记 方毅的带领下,辗转到了黄冈,并结识了刘西尧、张体学、陈景文等优秀党员。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他们不顾危险,在鄂东组建抗日武装,创办抗日根据地,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后,他先后担任了鄂东黄梅中心县委副书记、中共礼山县委书记、中共鄂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解放战争爆发后,赵辛初与张体学等人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带领独立二旅转战大别山,并配合兄弟部队,成功帮助中原主力军向西突围。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之际,他奉命跟随刘邓大军再次回到了大别山 ,并领导当地军民重新建立起来鄂东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赵辛初先后在两湖地区工作。1952年,37岁的赵辛初先后出任了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等职,官至副部级。不久后,他又回到了湖北,并担任了湖北省委副书记。当时,湖北全省旱情极为严重,粮食收成骤减,人民生活极为艰难。

赵辛初到任后,为搞清楚干旱的具体原因,跑遍了十几个区、乡,并亲自在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勘察。经过具体调查 ,他得出全省粮食实际产量将比前一年减少40多亿斤这一具体数据。随后 ,他一边组织 干部群众抗旱救灾 ,一边向组织省委反映真实情况。可以说,湖北省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有出什么大问题,赵辛初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他又先后出任了湖北省监察委员会书记、湖北省副省长等职。在特殊年代,赵辛初的工作受到了冲击,他也被迫 离开了工作岗位,并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直到1972年后,他才重新得到了组织的启用。

1973年,58岁的赵辛初重新回到了湖北,并担任湖北省委书记一职,官至正部级。之后,他军政一肩挑,兼任了湖北省军区第一政委、武汉军区第一政委、湖北省政一号首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后,赵辛初进入中央,并先后担任了国家计划委员会辅主任、国家农业委员会 辅主任等职。不久后,他就接任了陈国栋同志担任了粮食部部长一职,他也是粮食部最后一位部长。

晚年的赵辛初十分注重党风廉政的建设,并对少数领导干部搞特殊化,贪图享乐的行为十分不满:“我最担心的是党风和 社会风气,现在有些人纸醉金迷、吃喝玩乐、挥金如土,怎么对得起为建立新中国而血洒山河的先烈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11月 15日,赵辛初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76岁。

赵辛初七律:英雄自古出艰辛,未遇何需怨不平,王播微时曾寓寺,班超穷际且容身,心图温饱终无用,志具方圆暂耐贫,脱颖岂图荣衣锦,必将祍席起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