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文章。

原创 刘利刚 曾瀞漪 瀞漪金石财经 前天

刘利刚 花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曾瀞漪 主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瀞漪:市场预期今年中美经济表现都不错。为什么中国股票市场近期疲软,失去方向,但是美国股市继续创新高。资本流动的背后关注哪些问题?

究竟市场

刘利刚: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中美双方货币政策当局对下一步政策退出的表述,有明显的不同,美联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沟通渠道,以表明要维持它现在的零利率政策至少到2023年。

而中国央行在不同的场合的表述,似乎已准备退出疫情中的宽松货币政策,另外,中国的金融监管也准备进一步的收紧与加强,虽然一季度信贷数据是高于市场预期的,但市场参与者认为进一步的收紧货币政策和监管是大势所趋,甚至认为货币政策和监管收紧在下半年会来的更强一些。

曾瀞漪:中国在去年率先走出疫情,尤其是二季度开始的时候,中国经济慢慢地恢复性增长,那时候的国际资金非常看好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大量资金流进来。但是最近资金流入开始减慢甚至有流出的情况,为什么?如何继续保持国际与国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优势?

刘利刚:我们的数据已表明3月份债券市场已经有一个净流出,大概14亿美元。主要原因是中美利差在收窄,比以前超过220基点到现在不到160个基点,同时中国的股市在一季度的调整远大于美国,影响了海外投资人的信心。

至于如何保持国际与国内投资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的优势,我觉得政策退出的预期管理,要更有效一些。

中国还不具备快速退出货币政策的条件,一方面CPI通胀在今后还在一个通缩的边缘徘徊,PPI的通胀有油价和大宗商品以及基数的原因,持续性并不是那么强。虽然说上半年中国GDP的增速同比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是看我们GDP增速环比的话,中国经济应该在二季度之后就会逐渐放缓,所以宏观条件并不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当局有一个比较强的退出的条件。

另外,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是居高不下,同时企业的债务水平也创了新高,所以货币政策退出也不像十年前那么容易。

央行在退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国内的经济复苏的状况,也要考虑到海外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快速退出不仅可能影响国内复苏的停滞,同时也会引入更多的投机资本来中国套利,人民币会升值,房价会进一步的上升,而实体经济却一蹶不振。

曾瀞漪:中国股市最近比较弱,其实也可以反映一直以来中国关注防范金融风险。但是在当前美国持续放水,成为今年全球经济火车头之时,如何看中国近期的防金融风险加强监管举措?

刘利刚:我认为,一方面监管当局要加强金融监管,严控金融风险,避免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货币政策退出也会造成「新的宏观政策而引起的金融风险」—那就是一个过紧的国内货币政策。

在海外主要央行都在实施零利率、负利率、无限量的量化宽松情况下,国内利息水平过高,使企业利润低下,使他们没有欲望做实体,从而可能导致他们也加入金融市场来做投机的操作,将造成了国内资产价格进一步膨胀,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企业的海外负债也会大幅上升。

那么当美联储将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国的资产泡沫到那时也会崩溃,人民币又会走向贬值的道路,从而造成新一轮的金融的风险、甚至有危机的可能。

曾瀞漪:如果国际环境现在那么复杂,目前中国的宏观政策是不是应该有一些新思维呢?

刘利刚:是的。我认为中国在新一轮的货币政策当中,要摒弃「常规的思维」,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的一些初始条件跟以往不同了,特别是跟十年前那一次的货币政策退出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看到中国整体经济的债务水平已经大幅的上升,特别是我们的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大幅上升;另外房地产价格平均也上升了5倍,房价在一二线城市也上升了7.5倍和5.3倍;第三方面,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大规模的开放,相对2008年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样一来资本更容易流入中国,在利差的驱势下,更多的投机资本会进入中国。同时这一次我们也看到海外的货币政策宽松的状况,是远远超过十年前国际金融危机时候的水平,这样一来,我们要考虑到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在减弱,利差将会驱动投机资本的流动。

曾瀞漪:非常谢谢刘利刚先生的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