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数字人民币、高空抛物预警、人脸识别门禁、智能化便民服务快递驿站……在上海普陀区的中环花苑小区,这些智慧设施落地之后,居民们纷纷叫好,中环花苑小区也是万里街道首个数智小区的样板。

去年,中环花苑也上过“热搜”,彼时却不是因为“智慧”,而是丰巢快递柜骤然开始对超时件进行收费,该小区发文硬怼并“开除”丰巢,在小区里自建智能化便民服务快递驿站。

随后,一些列智慧化改造变迅速跟上,4月17日,普陀区万里街道“数字生活·云程万里”数智社区建设仪式在中环花苑启动,普陀区副区长王珏、市城运中心基层处副处长褚晨、区城运中心主任张军、万里街道党工委书记韦浩等领导出席仪式。

这里的居民“尝鲜”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在部分城市试点之后,引起大家“尝鲜”的兴趣。

在中环花苑小区附近的不少商铺,门口已经贴上了“数字人民币”的标签。作为上海数字货币落地的首个小区,从今年3月25日起,中环花苑就面向居民开展数字化人民币注册工作,现在,约有一半居民注册了数字化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银行万里支行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摆起了摊位,教居民们申请数字人民币,人气超旺。“先扫二维码,录入信息,过三到五天会收到短信,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再绑卡就可以了。”工作人员反复向居民介绍申请数字人民币的方法。《IT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申请数字人民币的居民中,有不少是中老年用户,“以后可以用数字人民币交物业费、停车费等,还有优惠,又方便又实惠。”一位在现场申请数字人民币的居民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场,已经申请好数字人民币的居民又享受了实实在在的优惠,现场摊位中有有卖冰激凌的、有卖蛋糕的,这些摊位都支持数字人民币,“用数字人民支付,小蛋糕0.1元一盒。”21cake工作人员说,听到这,居民不仅惊叹“那么便宜”,就连普陀区副区长王珏在逛完集市之后表示也要申请数字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环花苑业委会主任何剑告诉《IT时报》记者,通过数字人民币更多的落地场景吸引居民,是小区数字化建设重要的一环。

小区安防“识人”不“记人”

除了数字人民币,在中环花苑,有很多随处可见的智慧“亮点”。

何剑向《IT时报》记者坦言,前几年的中环花苑还是个“问题小区”,比如频发的盗窃让居民头痛不已。在居委、业委、物业“三驾马车”的合力下,小区业主开始自发运用维修资金,开展小区的变脸式改造,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小区技防改造包含了诸多项目,比如电子围栏、停车识别系统、充电桩、高清监控体系、门禁对讲和入户识别、音响系统、梯控、高空抛物等,智能化的手段让小区更安全管理更高效,居民更便捷。”

比如居民们从走进小区到走进楼栋,皆不需要带门禁卡,只需要注视屏幕上的摄像头,一两秒钟后,门便自动打开。“对于居民担心的信息安全问题,中环花苑的人脸识别门禁只“识人”不“记人”,不采集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名字等,仅仅是对脸的图像做一个深入鉴别,数据也是保存在本地。”何剑说。

一些安装了梯控设备的楼栋,还可以“防推车”。只要有电瓶车出现在电梯内,电梯轿厢便会预警,且门无法合上门,杜绝了电瓶车的上楼问题,日后,摄像头还可以识别打架、摔倒等一些意外情况;安装的高空坠物探头不仅可以捕捉如烟蒂、树叶这类小型坠物,还能生成视频或照片留存。

社区服务“朋友圈”很强大

近年来,万里街道正在积极发挥数字技术的先进优势,推动辖区内经济、生活和治理三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中环花苑是推进生活数字化转型中先行先试的试点,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上走在了前沿。覆盖全社区的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和梯控系统,先进的数字货币支付方式、智能便民快递驿站以及现场各位商家和居民展示的数字化产品等,这些数字化应用方式将为小区居民带来更加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万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元王元表示。

智慧小区说到底是为居民服务的,何剑成为网络红人是源于他写的一篇怼丰巢的文章,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中环花苑在小区里设立了“中通便民驿站”,一旦快递物流车进入小区,快递件即被送入这一驿站集中统一保存,每个快递件都会被录入系统,随后会向居民推送取件短信和取件码,居民来取快递时,只要将快递在智能取件终端上扫一下,系统就显示签收;三日后如果居民还未来取件,这一驿站会再次发送消息给居民提醒他们,而保存在这里的快递件即使延时,也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居民还可以来驿站通过数字化人民币支付寄快递的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还净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嫁接养老、物流配送、智能门锁、家居翻新、二手车等端口,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的一站式入口。

“普陀数字化转型更多的是从实用方面来切入,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让老百姓了解数字化应用对生活的改变。”张军表示,万里街道推出的数智社区的建设,是区内社区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样板,也是一个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