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北京是运河漂来的”,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书画家、专家、学者三百余人,耗资逾千万元,历时八年组织创作了《京门九衢图》及《古运回望图》姊妹篇。主创团队成员83人均为国家顶级画家,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形式进行创作和表现,以“工兼写”的手法,还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门的功能作用和规划艺术,采用由外观内的方式,以通州大运河入通惠河过西便门讲起,绕皇城后至广安门结束。

  地安门

壬午秋孙克书

咏地安门 [明]黄元功

地静烟云满,开轩水上栖。

泥封丹灶湿,竹护药苗齐。

  地安门-作用

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墙正中,与皇城南门-天安门相互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地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70年),称“北安门”,俗称“后门”。清顺治九年重建,改称地安门。地安门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是皇城的北门,凡为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多要出地安门,亲祭地坛诸神时也出地安门。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

  地安门

地安门规制为单歇山黄琉璃瓦顶,砖木结构之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正中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左右次间为门,四梢间各宽4.8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每门各有一对红漆金钉门窗,无城台,红墙,门基为青条石。门内大道两侧有米粮库、油漆作、花炮作等机构。地安门内左右两侧各有燕翅楼一座,为二层楼,原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

图为《京门九衢图》-众多著名画家参加长卷创作研讨会留影

地安门见证了百年来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幕幕历史事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和光绪一行就是仓皇出地安门,再走德胜门途经怀来远逃西安去避难的。后来,溥仪在中外保皇派的支持下,上演了一出复辟闹剧并失败,被驱逐出故宫,也是灰溜溜地通过地安门离开了皇城的。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地安门古迹 1-后门桥

眼前的这座汉白玉雕栏的单孔石桥,俗称“后门桥”,后门桥原称“万宁桥”,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在地安门以北,鼓楼以南位置。由于与前门南北相对,京城百姓俗称地安门为后门,因而此桥也叫“后门桥”。桥始建于元代,开始为木桥,后改为单孔石桥,桥下四角各设了一个镇水兽,凶猛但忠于职守,在河水的相映下更显威武。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

元代在北京建都城大都后,为解决漕运,在郭守敬的指挥下,引昌平白浮泉水入城,修建了通惠河,由南方沿大运河北上的漕运船只,经通惠河可直接驶入大都城内的积水潭。而万宁桥是积水潭的入口,并且设有闸口,漕船要进入积水潭,必须从桥下经过。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万宁桥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交通便利,又挨着皇城,加之景色不逊江南,因此,当时万宁桥附近商肆画舫云集,丝竹悦耳,酒香醉人,好一派繁华景象。万宁桥在元大都的建筑设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北京漕运历史的见证。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

 地安门古迹 2 -火德真君庙

地安门外火神庙全称“火德真君庙”,建于元末。春夏之际,绿柳披拂,碎影筛金,映照于涟漪之间,南与白衣庵毗连,西与药王庙相望,诚为人间仙境。明代文学家袁中道《过火神庙》诗“作客寻春易,游燕遇水难。石桥深树里,谁信在长安?”晚清,地安门外鼓楼前成了繁华的闹市,火神庙才失去清静怡然的幽雅环境。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火神庙规模虽不大,但布局紧凑。原来殿顶都是灰瓦,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表皇室对火神的崇敬,改增碧琉璃瓦重阁。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时又将山门及后阁顶上加了黄琉璃瓦,从此更加壮观。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

火神庙有三进院落,前院是灵官殿,明时有“隆恩”匾额,是明成祖在永乐年间封灵官为“隆恩真君”而来。殿上供奉道都护法,也是火神之一的灵官神像。殿中悬乾隆御题“司南利用”匾额。昔日,每逢春节,门前做小买卖的很多,好不热闹,据说清末年间香火很盛,慈禧太后曾经到此烧过香。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地安门盛景-银锭观山

地安门西北有历史悠久的什刹海,古时称“积水潭”,由西海、后海、前海组成,为一条自西北斜向东南的狭长水面。与“前三海”一北海、中海、南海共同组成北京内城的六海水系,六水相通,以后海水面最大。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

自元代在此处建漕运码头以来,吸引了众多的达官大贾、文人墨客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其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净业湖、广化寺、镇水观音庵、药王庙、真武庙、海潮庙、三圣庙等星罗棋布;恭王府、醇亲王府、阿拉善王府、涛贝勒府、庆亲王府等宅邸散布其间。寺庙、宅园与水岸堤桥在西山的映衬下,构成一幅帝京山水画卷。明人《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季节变幻神韵。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银锭观山”就在这里。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银锭指银锭桥,因为它的形状两头弯,中间拱,像银锭,所以得名。银锭桥横跨湖上,站立桥头可饱览西山秀色,令人心旷神怡。元大都规划恪守《周礼?考工记》提出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原则,积水潭地区位于皇城之后,属于“市”的位置,从功能布局上奠定了元代这一区域市井繁华、柳绿花红的景观基调。积水潭作为北方终点码头,成为百货聚散之地。沿岸建有米面市、珊瑚市、缎子市、皮帽市、鹅鸭市、珠子市、铁器市、柴炭市等。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

马可·波罗称赞世界诸城无能与之相比。当时积水潭水深面阔,东西宽二里,“汪洋如海”,北起德胜门西,东南至太液池,中间没有房屋、堤坝、街道,水天一片,南北往来货船在这里停泊,“舳舻蔽水”,漕运功能达到顶峰。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鼓楼前大街(今地安门大街)和积水潭北岸的斜街(今鼓楼西大街)两旁酒楼茶肆密布,繁华非凡,特别是北岸街坊市肆繁荣,南北客商聚集,茶房饭舍、客栈会馆林立,是大都城的商业中心。入夜,从杭州、秦淮两岸驶来的游船画舫上还有管弦笙箫、吴歌楚舞,湖中灯光摇曳,一派繁华景象。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地安门篇鉴赏

什刹海为寺名,在后海西岸段家胡同内,明代始建,清顺治和康熙年间重修,又名什刹海庵、什刹海庙、十岔庙,“什刹海”得名于这座寺庙。净业寺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代重修,该寺地处幽静,南临水岸,树木成荫,“去水止尺许,其东有轩,坐荫高柳,荷香袭人”,颇有江南水乡韵味,尤为盛夏消暑之佳境,明清游人多至此游览,留下很多吟咏净业寺的佳句。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长卷内容摘要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京门九衢图》所展现的老北京城以宫城为核心,宫城中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在中轴线两侧,一些坛庙、寺观、苑林、府第、胡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对称布局。格局严谨、层次分明形成了这座著名都城独具特色的整体风貌。

图为《京门九衢图》-老北京城门创作资料用图

经过元、明、清三代发展形成的这座都城,是历史文化、科技艺术和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古运回望图》长卷是明代中兴时期历史横切面的真实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京杭大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

《京门九衢图》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国传统绘画“工兼写”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六朝古都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二十个城门楼以城墙和护城河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建筑格局,展现清王朝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体育、民俗等方面壮丽广阔的场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