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占我国人口总数约4%,是人群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

说起被骗的话题,如果是没有经历过世面的老年人,我们还会比较理解,如果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便会引起很多人关注了。有位大学毕业生,再度将电信诈骗这个话题顶到热搜榜,而这一切要从校园贷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毕业生因校园贷被骗99万

吴某是一位已经毕业了几年的大学生,本来日子过得平凡而安稳,没想到一个电话却让他陷入了高达99万元的骗局。

据电话中所说,如果吴某不注销校园贷账户的话,他的信息可能被盗用,将影响其信用。听着电话里的一番好意和头头是道,吴先生不知不觉中选择了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对方提示,他先是将自己所有贷款平台中的额度“清零”,也就是能借多少钱就借出多少钱。把这些钱提现之后,再汇给对方。不料事后对方并没有按之前说得很快返还。

次日,这个电话已经联络不上,这时他才恍然,可能是自己失算了,选择了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只要够穷,骗子就坑不到?可能还是太天真

看了这个案例,网友们有的为吴某表示同情,希望能早日追回疑犯;有的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堂堂大学生还有了好几年工作经验,怎么还是会上电信诈骗呢?

的当

不过大家感慨最多的,还是骗子手法太坑人。原来以为,被骗取巨额财产是有钱人身上的事,自己没什么存款的话不必担心,没想到还有让你“借钱给他骗”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生进入校园需注意哪些方面?这些信息要保护好

第一,身份证要保存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我们以为,同学这个身份是最单纯、没有利益关系的,但是这几年也有很多同学反映,有个别的学生因为自己沾上了过度消费的瘾,自己的信用卡已经不够投资。

于是他们就以别的理由向同学借取身份证,帮自己办理一些校园贷业务。而一旦他们自己无法偿还,这些债务可能就要轮到你的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不要随意将电话留给路边推销和调研人员。

现在营销方式多种多样,像路旁的推销员、调研人员拿着小传单以小礼品的方式吸引大家填写信息的事情屡见不鲜。建议大学生们不要轻易把真实电话留给他们。

这些收集到的电话号码,有很多都是私下售卖,价格差不多是每个号码1元。而你根本不清楚会有什么样的人得到了你的信息,用于什么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来到校园宣传的单位,不等于一定正规。

有些机构为了增加学生们的信任,会把宣传活动搬到校园内,给大学生们一种很正规的错觉。其实来校宣传只是交付学校一定租金,学校也没有足够的资格去考察他们到底怎么回事。

只要是涉及贷款、交易的事情,同学务必要谨慎,没有必要办理的东西,不要为了礼品或者从众心理而办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套路,同学需警惕

套路1:交钱安排留校工作

现在大学生就业对于一些毕业生来说是个难题,想要找到稳定的又轻松的工作不是容易的事情。有些人却恰恰利用了毕业生们求职心切的心理,谎称自己是高校某领导的亲属。

据小李同学透露,自己就遇到过一个中年人,称认识本大学的某某领导,名字和职务确实说得都对。他承诺如果交10万块钱,就能安排进入高校任职。不过在后来的了解过程中,小李还是发现了一些漏洞,及时避免了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套路2:想兼职先培训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的业余时间多了起来,一些同学希望自己可以早点自食其力,会选择做兼职。不过大多数人能做的兼职是比较辛苦且工资不高。

有些人就看好了这个市场,先是发一些工作轻松又赚钱多的兼职信息,等到同学们主动来了解的时候,就发现想做兼职首先要交不少的培训费用。有些同学参加完培训,等到该安排工作的时候,就一直耗下去直到你自认倒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套路3:校友拉人

一般情况,同学们对陌生人还是有一定的警惕的,而校友、学姐、学长这个身份,会让很多同学放下戒备。个别的学生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其他校友。

遇到有的校友不辞辛苦地走到各个寝室宣传自己的赚钱手法,拉同学们“有钱一起赚”,实际上大部分同学加盟后的钱都打水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寄语】大学生进入校园有很多的地方需要留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话题: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欢迎您在评论区中跟大家分享。(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除)更多信息可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