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最初8000元起家到销售收入数百亿元,从单一养鸡场到拥有10大业务体系的现代农牧企业集团,高速成长的同时,温氏这艘“巨轮”的负债也在大幅攀升。

01

降级

近日,惠誉将中国生猪和肉鸡生产商温氏股份(300498.SZ)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并确认该评级为“BBB+”;还确认了其高级无抵押评级和未偿债券评级为“BBB+”。

展望调整,反映了2021年随着非洲猪瘟持续影响,温氏股份生猪产量恢复存有不确定性;缓慢复苏和相关低产能利用率削弱了其成本状况,这可能导致营运现金流净杠杆率保持在1倍以上。

不久前,温氏股份《2020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749.35亿元,同比增长2.45%;实现归母净利润74.11亿元,同比下降46.94%。

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温氏股份称主要受活禽市场供给过剩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活禽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报告期内,温氏股份销售肉鸡10.51亿只,肉鸭5,692.80万只,毛鸡、毛鸭销售均价分别同比下降21.79%、32.94%,养鸡、养鸭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出现较大亏损。

今年3月,温氏股份发行一笔国内可转换债券“温氏转债”,筹集高达92.97亿元资金,为其资本支出需求提供长期融资。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温氏股份存续债券5只,存续规模129.97亿元,其主体和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均为AAA,评级展望“稳定”。

除此之外,温氏股份还存续两只美元债,存续规模6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存续债券到期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温氏股份发布《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后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说明业绩考核指标的确定依据及其科学性、合理性等。

02

业绩腰斩 负债攀升

据官网介绍,温氏股份创立于1983年,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

2015年11月,温氏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登陆资本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氏股份官网

从股权结构看,温氏股份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温氏家族,其家族成员合计持股占比16.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股权结构图

作为生猪和黄羽肉鸡行业双料龙头,温氏股份的两大核心产品受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影响,面临较明显的价格波动风险。

2017和2018年,肉鸡和肉猪出现阶段性价格低点影响,虽然近年来温氏股份营收连年增长,但盈利能力却出现较大波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盈利能力

截至2020年三季末,温氏股份总资产有776.45亿元,总负债291.56亿元,净资产484.89亿元,资产负债率37.55%.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温氏股份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债务的59%,债务结构待优化。

截至同报告期,温氏股份流动负债有172.02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24%,主要为其他应付款,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52.1亿元。

由于短债增长较快,温氏股份的流动性十分紧张,其账上货币资金只有32.11亿元,无法覆盖短期债务,存在较大偿债压力。

在备用资金方面,截至2020年9月末,温氏股份银行授信总额有238.88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有118.68亿元,可见其财务弹性尚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授信情况

另外,温氏股份每年可获得政府多种补助,2017-2019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23亿元、0.85亿元以及1.56亿元。

在负债方面,温氏股份还有119.53亿元非流动负债,主要为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其长期有息负债合计109.25亿元。

整体来看,温氏股份刚性债务有162.52亿元,较2019年末大幅上升125%,主要以长期有息负债为主,带息债务比为56%。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0年三季末,温氏股份存货有144.58亿元,占流动资产的59%,主要由原材料和消耗性生物资产构成,消耗性生物资产易受疫病影响,且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存在一定减值风险。

总得来看,温氏股份核心产品受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影响较大,近年来业绩波动较大;2020年其整体债务增长较快,流动性不足,存在一定短期偿债风险。

03

8000元起家打造“温氏模式”

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温北英和儿子温鹏程率领当地的七户农民,总共筹集了8000元股本,联合创办了小农场——勒竹畜牧联营公司。

次年,公司改名为簕竹鸡场,员工不分彼此,共甘共苦,这就是温氏创业史上著名的“七户八股”的由来,也为后来温氏集团全员持股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簕竹鸡场早期图片

因为利益共享,温北英的养鸡事业蒸蒸日上。

1986年,当地一位农户因为经营砖窑生意失败,想向温北英赊购一些鸡苗自养,考虑到农户技术薄弱,养鸡风险大,他不仅提供了鸡苗,还提供了饲料、药物和技术服务,并帮忙出售肉鸡,没想到这个农户经营越来越好,还吸引了周边更多农户来赊购鸡苗。

这就是后来被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的“公司+农户”模式,后来这一模式被业界称为“温氏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簕竹鸡场产值连翻数倍达到了36万元。

此后,养鸡场的经营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公司总产值1987年上升为100万元,1988年飙升至235万元。

之后的几年,温氏父子肩并肩带领着公司一路高歌奋进,当初小小的一间簕竹畜牧联营公司已经变身成为“温氏集团”,成长为一个区域性品牌。

1994年,温鹏程全面主持集团工作,这位年轻的总裁没有辜负众人厚望,把温氏搞得更加有声有色,这一年温氏集团升格为广东温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氏股份实控人之一温鹏程

2004年,因为遇到H5N1禽流感,养鸡户损失惨重。温氏把在养猪上赚到的44亿拿出来,赔了36个亿给养鸡农户。

2013年同样是禽流感,当时温氏每天的亏损额近3000万元。市场已经萎缩到原来15%,华东市场全部瘫痪,累计亏损超30亿元。

彼时,温鹏程凭借着坚持、诚信的企业家态度,最终赢得了农户和市场的信任,顺利地度过这次危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8000元起家到销售收入达数百亿元,从单一养鸡场到拥有10大业务体系的现代农牧企业集团,温氏已从当年的“一叶孤舟”嬗变为一日千里的“万吨巨轮”。

然而,温氏所处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不稳,下游畜、禽价格周期性波动,还面临疫病和食品安全等风险,另外其大幅攀升的负债也成为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