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戏】

起源于敦煌民间,亦称“小曲戏”、“小调戏”、“老眉户”等,兴盛于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初年,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敦煌曲子戏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许多作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久演不衰,为研究千百年来敦煌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乡俗民规、婚丧嫁娶,提供了生动、丰富、详实的资料。现在,敦煌一些民间乐班还在旅游景点、宾馆饭店为中外游客演唱敦煌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已成为传播敦煌民间文化、宣传敦煌新的媒介。

【历史渊源】

敦煌曲子戏起源于隋唐、五代甚至更早。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的“敦煌曲子词”“敦煌变文”和“小调”是敦煌曲子戏的鼻祖,曲子戏是它们的发展。清代雍正年间,敦煌地区大批移民迁入,敦煌曲子戏又吸收了西北秦腔、眉户以及甘肃各地曲子戏、民歌中的各种曲调,在单一的说唱基础上,经过与敦煌民间音乐文化的相互融合,逐渐在敦煌发展成了独有的地方剧种。“东牛西牛两个旦(花旦),没有换柱子娈(玩)不转”,说的就是第二代曲子戏的三位优秀演员,东牛、西牛、换柱子均为艺名,东牛名赵吉德,西牛名王登义,换柱子名 高中,此外还有孙家福、沈生财、孙家友、周进录等人。

【表现形式】

敦煌曲子戏的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其中舞台演出俗 称“彩唱”,有文武场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 旦角扭得欢,走得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 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地摊坐唱俗称 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剧目题材】

敦煌曲子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反映 各个社会时代的风貌,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敦煌曲子戏自形成后上演的传统及现代剧目共有71个,到21世纪初,能搜集到已整理保存的剧目有45个,流传下来的敦煌曲子戏主要有《 小放牛》、《老换少》、《 磨豆腐》、《 绣荷包》、《打懒婆》、《 两亲家打架》等作品。经常演出的大概有三十多个,其中以《 磨豆腐》、《 大保媒》、《 八洞神仙》等最为喜闻乐见。

【 相关故事 】

《敬德月下访白袍》讲述了小将薛仁贵多次解救唐王李世民,李世民却不知道是谁救了自己。于是,便有了尉迟恭敬德三访白袍小将的故事。

《两亲家打架》这是一出独具特色的民间小戏。讲述了李婆的女儿嫁于张家为媳。张婆居心不良,经常折磨媳妇。李婆前去张家看望女儿,与张婆发生了争执,为给女儿伸张正义,与乡亲们打起架来,通过乡约从中调解,张婆认错,矛盾解决,但乡约从中得利。从二姐妹的身上看到了旧社会妇女受压迫的惨状;从乡约的身上看到了一个小小贪官的丑恶嘴脸。该戏矛盾冲突尖锐,具有较强的戏剧性。

《兄弟争母》当做儿子的听到母亲手艺巧,为妹子挣下了好多钱,便提着礼品,争着要把母亲接回家中为自己挣钱。当听到妹子说母亲有心脏病时,又把老母亲推给对方。该剧揭露了子女的丑恶心态,老母有用,就接回家,有病,就往外推。警示人们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一定要时代传承。

出品:掌闻文化

来源:澎湃新闻

图文:网络

编辑:乾乾

审核:掌上君

©zhangshangfeiyi® 掌上非遗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