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未尽,红粟流韵正浓。4月20日下午,首届海陵红粟文化节开幕式在江苏省泰州市电视台800平米演播大厅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主任,著名演播艺术家瞿弦和先生;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话剧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总政歌剧团团长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林达信先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陈毅元帅的扮演者崔根栓先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先生;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淮剧领军者,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陈澄女士应邀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陵自古就盛产一种红色的稻米,人们称之为海陵红粟,她见证了海陵作为天下粮仓和盐粮集散地的历史地位。从汉代至今,诗文歌赋当中,屡见对海陵红粟的赞美之词,充分彰显了海陵文脉的绵延不绝和传承不断。“海陵红粟”是一种流传千年的人文意象,具有“红色种子”的象征意义。现在更赋予它蓬勃、红火、务实、奋斗的新内涵。如今,红粟已经被推崇为海陵的文化标识和意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陵历史因红粟而沉甸,海陵文化因红粟而厚重。” 孙群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我们要珍惜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充分彰显海陵文化特质,让红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焕发新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传承“红粟文化”基因,展现源远流长的历史厚度。要认真梳理海陵红粟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把握红粟文化与其它文化之间的联系,让各类文化资源串起来、连起来、融起来,以红粟文化讲好海陵故事,以海陵故事丰富红粟文化,再现“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的荣光和风采。

要延续“红粟文化”根脉,展现润物无声的城市记忆。要以举办首届红粟文化节为起点,统筹开展好十大系列活动,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提升红粟文化影响力、辐射力,让红粟成为海陵无处不在的文化符号,让广大群众在“红粟飘香”的海陵城获得更多的文化认同感、生活满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铸就“红粟文化”神韵,展现蓬勃向上的时代高度。要传承好海陵红粟的“红色种子”精神,根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燃起红色火苗,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鼓足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勇立潮头、拼搏赶超中书写海陵历史新的篇章。

2020年,海陵区为着力打造“红粟文化”品牌,更好地扶持本地文艺精品创作,调动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区政府的名义专门设立了首个综合性文艺大奖——海陵“红粟文艺奖”。开幕式上举行颁奖仪式,为首届海陵“红粟文艺奖”荣誉奖、文学奖、艺术奖获得者颁奖。

开幕式上,著名演员游本昌,著名学者、画家范曾通过视频为首届海陵红粟文化节开幕送来了祝福。活动主办方为观众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表演,节目内容包括“红粟流韵”“信仰之光”“幸福海陵”等三个篇章。文艺表演精彩纷呈:情景表演《红粟流韵》大气磅礴,群体朗诵《醒农歌》让大家回顾历史;林达信朗诵的《丰碑》声情并茂、催人泪下;话剧《孙龙珍》通过今昔对照,演绎了戍边英雄孙龙珍的事迹和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音诗画《有一种鲜艳叫海陵红》,展现了海陵人以勇立潮头的激情、坚韧不拔的意志、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海陵区挖掘“海陵红粟”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在各类文化文艺活动中融入“红粟”元素,通过开展红粟文化座谈会、编纂海陵红粟文学丛书、开展红粟文艺讲坛、设立海陵红粟文艺奖、举办红粟读书节、红粟诗会等举措,不断擦亮城市文化底色。(文图:顾继红 吴驰 沈雁秋)

责编:闫宇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