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37年不埋葬,陵墓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与皇太极陵墓相隔千里,并且规制比其他后妃小得多……这是一代贤后孝庄死后留下的种种谜团。

有清一代,要说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孝庄肯定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妇孺皆知的科尔沁草原女子,早年凭借智慧劝降明朝重臣洪承畴,皇太极去世后,又在错综复杂的政治角逐中将自己年仅六岁的儿子推上皇位。顺治前期,又巧妙借助各方势力瓦解了位高权重的多尔衮带来的威胁;

顺治早逝,八岁的康熙继位,她又挑起了鞠养教育的担子,终于培育出一代明君……

如此对清朝有着重大影响的孝庄,却在死后整整37年都没能下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来说去,还是孝庄自己给孙子康熙出了个大难题。我们回到孝庄去世前的情景。

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时,年已75岁的孝庄病倒了,这一次生病,比往常要严重,康熙深感不妙,很是忧虑,昼夜在慈宁宫陪着祖母。不仅亲自检查药方,亲自服侍餐饮,就算深夜祖母有点声响,他都要爬起来走到榻前询问是否有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如此竭心尽力,绝对不是为了做样子,而是完全情真意切,对于他而言,祖母的恩情比父母亲还要厚重,他曾经对臣子们说过:

朕自八龄皇考世祖皇帝宾天,十一岁又遘皇妣章皇后崩逝。早失怙恃,未得久依膝下。于考妣音容,仅能仿佛。全赖圣祖母太皇太后抚育教训三十余年。朕竭此衷诚,期尽孝养,朝夕侍奉,未敢少懈!《清圣祖实录》

可惜康熙的留恋和竭心尽力并不能阻挡自然规律,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老而寿终。

在“哭天抢地,哭无停声”过后,就是安排祖母的后事了。可雄才大略的康熙却犯了愁,为何?

原来在临终前,孝庄留下了遗言:

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愿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孝庄的这段话就两个意思:

一,卑不动尊,不好再与皇太极合葬。

二,因为舍不得顺治父子,所以希望留在遵化这边,好陪伴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庄是吩咐得很轻松,但康熙却犯了难。在古代,就连普通老百姓都有夫妻合葬的习俗,因为这意味着夫妇相守,庇佑后代团圆美满。而皇家更是异常讲究,按祖制,孝庄是要葬在皇太极身边的,可是祖母却要求葬在遵化这边。如果听了祖母的,那就违背了祖制,如果按祖制办,那就违背了祖母遗愿,这可怎么办?

一时半会想不出办法的康熙,只能先在清东陵附近修建一座暂安奉殿,将祖母的棺椁停放在那里。

不过,关于这座暂安奉殿,还有另一种说法。

据说孝庄去世后,康熙始初是想要按祖制将昨天送回盛京与祖父皇太极合葬的,然而送葬队伍经过东陵大红门前面时,棺椁瞬间特别沉重,上百号杠夫都抬不动了。这时他们只好先把棺椁放在原地,想着歇一会再走。

可过了两个小时,杠夫们再抬,那棺椁就像地里生根一般,怎么也抬不起来,赶紧飞报康熙。

康熙和满朝大臣商议,都想不出个好办法。这天夜里,他就做了个梦,梦到昨天孝庄孝庄说道:

我这次为我身后事来的,我实在是不忍心远离你们父子俩,所以不与你祖父合葬,就现在棺椁停放的地方挺好的,就在这里安葬就成了,一定要记住啊!

康熙醒来后,决定不违背祖母的叮嘱,选择了在此地盖一座宫殿,暂时将棺椁停放在此地,并称其为“暂安奉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仅仅因为卑不动尊和舍不得儿孙吗?

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是因为其生前下嫁多尔衮,自觉无颜面对皇太极。事实上目前为止,都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孝庄下嫁。反倒是,如果孝庄真的和多尔衮不明不白,她的子孙更不可能将其和皇太极分葬,那不是摆明了承认这桩丑事了吗?而皇室即便要惩罚孝庄,也不可能公开,与人笑柄。

那么事实是什么?

一,孝庄所言的卑不动尊是有的

在满清入关之前,用的是火葬,而在入关后,受汉人的影响,满清开始实行土葬。这样一来,皇太极的陵寝得重新改造一番,才能放下孝庄这口大棺椁了。

而从北京到沈阳的昭陵可谓千里迢迢,如此自然要劳民伤财。孝庄一生俭朴,这与她人生信条是背道而驰的。

二,孝庄和皇太极的感情非常淡漠

虽然为皇太极生了几个娃,但孝庄和皇太极几乎是没有夫妻感情的。

孝庄嫁给皇太极时,才十三岁的小姑娘,而皇太极比她大二十一岁,根本没将她当做女人,皇太极成帝后建立五宫后妃制度,她排在最末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孝庄连续生下几个女儿后,她的姐姐海兰珠又被送到她皇太极的身边,据说海兰珠是嫁过人的,虽然已经二十几岁,但这正是人家的长处,海兰珠很懂得如何讨一个男人的欢心,此后,海兰珠成了专宠。在她死时,皇太极再也没对任何女人动情,而且两年后也因为伤心过度而死。

自始至终,孝庄和皇太极的关系都非常的淡。这是孝庄临终前不渴望和他合葬的原因之一。

三,相对于皇太极,孝庄对儿子顺治、孙子康熙的感情更要深厚。尤其是康熙,祖孙相濡以沫三十其余,期间共同进退、荣辱与共,那种情感是历代皇家里绝对少有的。

可无论如何,直到雍正三年,才决定就地修建陵寝,将孝庄入土为安,彼时离孝庄去世已经过去了37年。

那么这37年里,康熙为何一直没有为孝庄修建地宫?

有两个可能:

一,康熙对这位祖母的感情太过深厚,这在大量的史料中都可以看到记载。因此,原本孝庄死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份,按照规制“年内丧事,不令逾年”是在年前就该发送出宫的,可是康熙却执意等到次年正月再发送。这是潜意识里想要与祖母更多亲近时间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将孝庄停灵暂安奉殿后,康熙仍旧迟迟不愿将祖母安葬,并且定期前往拜谒,跟孝庄生前祖孙俩往来见面一样。

二,康熙虽然遵从了祖母的遗愿,但另一边又觉得对不住祖父皇太极,加上在暂安奉殿拜谒祖母更为直接和真切感受祖孙情感的私心,他一拖再拖,最后直接将这个难题抛给了儿子雍正。

当然,对于雍正来说,他对这位曾祖母根本不会有什么感情可言,就不存在康熙的那种纠结羁绊了,所以登基三年后就在暂安奉殿原处修建了陵寝,将孝庄安棺椁安入地宫,并命名为昭西陵。

值得一提的是,昭西陵是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外的,为此引发许多人的猜测,认为这是孝庄生前下嫁多尔衮,被惩罚死后为子孙看守大门。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可笑的想法,如果孝庄真下嫁,满清皇室更该想方设法消除丑闻,而不是将家丑外扬,放大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一,清东陵最好的位置已经被顺治占用,而孝庄辈分再高,毕竟男尊女卑,不可能让顺治为她腾出位置。

二,昭西陵建在了清东陵风水墙外,这样就与东陵不在一个体系中。而将其叫做昭西陵,就表明其与皇太极的昭陵是一个体系。

三,古人讲究左尊于右,昭西陵在清东陵大红门左侧,意味着尊贵。再者,凡是进入东陵区者,都要经过这里,加上孝庄辈分最高,于满清影响力最大,所以后代子孙都会先拜谒这位杰出的女性先人。

总的来说,孝庄死后37年不下葬,是因为康熙本人对祖母的不舍,以及孝庄的遗愿与祖制相悖。而孝庄之所以有如此遗愿,最重要也是出于对儿孙的留恋。说来说去,还是祖孙情深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