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做一门手艺,入门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一门手艺。在皖西南山区有一位孙大爷,他做一门手艺却是一辈子的选择,60年来没换过其他工作,不过,他做的产品供不应求,这也是他坚持的一个原因,大爷每天一个人干活,一天工作12小时左右。虽然如此,但他没有请人帮忙,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日上午,摄影师一行到山区采风,在村子里看到一排土砖做起来的老房子,准备过去看一看,这时候,一位路过的村民介绍说,老房子的尽头有一位老人在做美食,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参观,那位老人天天做美食,已经做了6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着村民指引的方向,沿着水泥路向前走,很快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孙大爷。孙大爷现年71岁,要说他做美食60年让人不敢相信,因为这样算的话,他11岁就开始了做美食这门手艺。“我小时候家庭条件拮据,干这门手艺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大爷说,虽然当时年龄不大,还是个孩子,不过,那个时候那么大需要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爷做的美食是手工挂面,虽然是一项技术活,但他不用向其他师傅学习,因为家里的长辈都会这门手艺,刚开始,他只是给家人帮忙,帮忙把面拉成长条,继而又学和面、盘条等工序,后来,每一项工序的技术渐渐娴熟后,他就开始一个人独立完成做手工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手工挂面不仅是一项技术活,还是一项体力活,手工和面时,大爷常累得身上直冒汗。他每天凌晨3点起床,洗漱之后就开始工作,和面、绕条、上杆、拉长等,忙完这边又要去做另外一个工序,一环接着一环,由于气温等多方面原因,有时喝水、吃饭还得挤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下午3点左右,挂面晾晒干后,大爷再将其收下来,然后送到镇上去卖,顺便到外面转一转。“村里通了公交车,去镇上很方便,而且对于超过70岁的老人免车费。”大爷说,他把面条送到市场只用花点时间,不花钱。平时,还常有村民来大爷家买挂面。而逢年过节,需要挂面的人增多,大爷则更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挂面做下来,大爷常累得腰酸背痛,家人有各自的事情,孩子又不愿意学这门技术,有人劝大爷,不如请个人帮忙,给他搭把手,会轻松一些,然而,老人却说,他不请人帮忙,不是怕别人学到技术,也不是不想请人,以前,他也想过请人帮忙。可是,请来的人不会做挂面,不但帮不了忙,还越帮越忙,而现在是请不到人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认为,做手工挂面需要晴天制作,阴雨无法晾晒,在大爷眼里,做手工挂面天气影响不大,只是操作的难度不同,有时候的晴天还没有阴天那么容易操作。除特殊情况外,他天天都做挂面,因此,只要做挂面天天有收入,然而,老人为啥说请不到人帮忙呢?“我把道理说出来就会明白。”大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爷平常一般一天做40斤左右挂面,毛收入在200元左右,还要除去面粉等成本,虽然说天天有收入,但收入并不高,所以,钱少了请不到人帮忙,也没人愿意帮,由于附近做挂面的人不多,因此,这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愁卖不出去,经常有人抢着要,还有人叫他多做点,可是,纯手工制作挂面很难提高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爷是村里做手工挂面时间最长的人,从懵懂少年到白发老人,几十年匠心,一辈子的手艺,大爷当初学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吃饭的门路。“20年前,也有人叫我做其他事,称收入比做挂面高,但我没有心动,倘若这山望着那山高,做一行不持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短时间收入再高也没用。”大叔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