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过年过节,放鞭放炮是件很当然很喜庆的事情。现在城市禁鞭,过年已经没有烟火味了,延续了几千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那种欢腾热闹的场面,只能在农村里完整呈现了,城市里的春节安安静静。

想起过去那些过年的经历,贴对联、放鞭炮、守岁,仿佛历历在目,让人兴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几年的时候,每到过年我总是和隔壁邻居的同学一起上街买红纸自己写对联。我那位同学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我创作好对联之后就请他帮我写,连续有几年,我家里过年的对联都是我自己创作的,那时候不懂得韵脚,觉得意境词性相对就认为可以了。书生意气很重,自己写对联的目的除了省钱之外,还有让对联言志、与众不同的味道。

86年春节,我写的对联是“望牛影步步实在,闻虎啸声声悦耳”。85年是牛年,86年是虎年,我感觉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踏踏实实地学了不少东西,展望新的一年,心中充满期待也充满力量。这是印象最深的一副,其他几副一时想不起来了。

八十年代,我们农村没有电也没有烤火炉,守岁取暖一般是烧树兜,家家户户都会在平日里挖几个树兜备着冬天烤火守岁用。我们年轻人守岁就是聚在一起打牌,八几年都没有钱,赢输往往是几分几角钱而已,赌资很小。那个时候没有电灯,最早点煤油灯打牌,后来时兴买蜡烛就用蜡烛照明。九十年代有了电灯,打牌守岁就更方便了,偶尔突然停电,就点蜡烛补上。

打牌归打牌,但时间一到晚上11:30就不约而同地散场,各回各家去放鞭放炮。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因为放鞭炮的人太多,有的早一点有点晚一点,鞭炮声要持续半个多小时。之后就都睡觉了,12点之后的年夜才算安静了,但年夜灯会一直亮到天明。

大年三十里,清早放鸡出笼之前,父亲一般都会捉一只大公鸡用绳子先捆着,烧好开水后杀鸡钳毛,然后剖好洗净提前做妥交给母亲,再牵牛出去喝水畏草。整个上午母亲都忙着做年饭,姐姐妹妹帮母亲择菜洗菜烧火,我和弟弟一般是抹门窗扫扬尘做卫生,搬桌椅搭梯子贴对联。吃年饭前要放鞭、燃香祭家神,下午就没事了,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什么时候理发、洗澡也是三十那天要安排好的。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成群结队的人赶在天黑之前到各自先人的坟上去送灯。晚饭后,才算是年味最浓的守岁聚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