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站在俄罗斯权力巅峰20年的政治家,全世界公认的铁血硬汉,在中文网络上被称为“普京大帝”。

甚至特朗普都是普京的“忠实粉丝”,在总统交谈电话之中宣称:普京是世界政坛第一,自己是第二,之前的总统,尤其是奥巴马,都是“弱者”。

普京的魅力到底为何能席卷全球,不如让我们从他幼时开始追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普通人也能走上光辉的道路

普京出生在苏联一个极为平凡的家庭,他的父亲在二战中瘸了一条腿,只能在工厂做工;母亲为了补贴家用经常出去做零工;而普京只能在破旧的房子里和老鼠玩耍。

不同于我们刻板印象中的政治精英,普京从小并没有受到特殊的培养和教育,甚至一直是小学老师心中的“问题学生”,他会拿黑板擦打同学,上课时大声讲话,考试的时候传纸条、偷看同桌考卷,甚至于和体育老师打架,成绩差……

平凡的家庭也没有给过普京任何实质的帮助。可以说,普京的童年与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甚至更糟糕。

02梦想照进现实,生活从不亏待有理想的人

1968年的苏联,一个中学生走进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总部的办公室(苏联特工总部),直接说到:“我想在你们这里找一份工作。”

对于面前这个瘦小的中学生,克格勃告诉他,“第一,克格勃从不接受主动找上门的人;第二,你需要先服役或者接受高等教育。”

中学生仍然不死心,追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他们可能只是随便敷衍了一句:“最好是法律系学生。

这个中学生就是普京。

1970年,可能正是听从了克格勃的“建议”,普京考入了列宁格勒日丹诺夫大学(今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

普京学习刻苦,唯一的爱好就是柔道,大学时期就成为了柔道教练,甚至少有人知,普京曾教出过两届柔道世界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四年的生活固然精彩,但普京一直心中有未完的梦想——他在等克格勃来找他。

一直到大学的最后半年,某一天,有一个神秘的男人找到普京,悄悄询问他:“你愿意来情报部门工作吗。”

普京急忙回答道:“我愿意!”他始终相信,这是能让男人干一番事业的地方。

自此,普京开始了令他终身受益的克格勃特工生涯。

普京的16年特工生涯,铁汉是怎样炼成

1975年,普京正式加入克格勃,此时正是苏联这个红色帝国的巅峰时期。

由于克格勃工作的特殊性质,我们无法得知普京的工作情况,但是从在其他特工对他的描述中,可以说,普京简直就是为克格勃而生的情报人员:他几乎不喝酒,也不吸烟,不贪财,也不好色,而且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将秘密藏在心底。

上级对他的评价是“缺乏恐惧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普京结束了在苏联顶级间谍学校的学习后,便被派往东德,搜集政治人物的情报和作战计划。在东德期间,他的工作是整理收集到的情报,辨别真伪,筛选出有价值的真实情报,传送到莫斯科。

在形势复杂困难的谍报工作中,普京执行任务却从未失手,也许对于普京来说,分析问题并作出决断,已经成为了他的工作习惯。

普京在东德一直工作到1990年,也就是这一年,柏林墙拆除,两德统一。作为苏联驻军的普京及同事,只能回到祖国。

1990年的苏联政坛风云变幻,普京回国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使是这位铁血硬汉,也含着眼泪对俄罗斯的未来和自己的前途感到忧虑。谁知命运以及悄悄将俄罗斯的未来和他的前途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普京结束了克格勃的工作,但这段经历给普京的影响极为深远。如果细心一些看新闻会发现,普京在走路时有一种特别的姿势——左臂摆动而右臂保持不动。许多人觉得普京这样走路很酷,争相模仿。

当时的研究人员表示,这显然是罹患帕金森病症会有的表现,而奇怪的是普京却没有在运动上表现出任何不协调的现象,这种现象使他们感到十分困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这些研究人员居然是在《克格勃训练手册》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是特工需要右手持枪,身体左侧朝着前进的方向,这样的走路方式能在遇到敌人之时,以最快的速度拔枪。而这就是多年的特工生活,给普京留下的烙印。

毫无疑问,克格勃的工作为日后普京的政治生涯,乃至整个人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16年的克格勃特工经历,造就了现在杀伐果断的普京。

堪比火箭,八年从副市长到总统

1975-1991年,普京在克格勃工作的16年,见证了苏联从钢铁洪流强国到分崩离析。

回国的普京受到恩师索布恰克的邀请,请他做自己的助手,这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自此便打开了加速跑道。

l 1991年,成为圣彼得堡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l 1994年,任圣彼得堡副市长。l 1996年,任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l 1997年,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l 1998年,任联邦安全局局长,联邦安全局曾经有一个名字——克格勃。30年前曾来这里找工作的九年级学生,30年后成为了这里的主人。l 1999年8月,成为联邦总理。同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新年演说,宣布普京为代总统。此时,距离他走入政坛仅仅8年。

沉默寡言的普京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领导的信任和重用,他到底做对了什么?——也许是他的忠诚。

恩师索布恰克和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是政坛夙敌,作为叶利钦的下属,普京仍然选择了动用关系,秘密包机将恩师送往国外避难。

“宁愿因忠诚被绞死,也好过背叛偷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在送走索布恰克后,已经做好准备接受罪名,去向叶利钦自首。而叶利钦知道事情原委后,不但没有发怒,反而说到:“你知道我为什么器重你吗,一是你具备军人的气质和果敢,二是你的忠诚。我多次在你面前说索布恰克的坏话,却从未见你附和过一次,这令我十分尊敬。”

叶利钦甚至因这件事更加器重普京,“好了,忘掉这件事吧,以后还有更重要的担子需要你挑呢”。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叶利钦虽然没有政治才能,却拥有极准确的识人能力。

1999年,叶利钦被控告贪污,政治生涯走到尽头,他的休克疗法和酗酒无度使俄罗斯几乎成了全世界的笑话,此时孤立无援的他想到了当初冒着生命危险救下恩师的普京,想到那个沉稳而又忠诚的青年,他想:现在只有普京能帮我了。

又一次,普京做到了。他接过叶利钦交给他的核密码箱和一支钢笔,开始了20年的俄罗斯执政生涯。

普京的“铁腕”魅力

1999年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理, 连续掌握俄罗斯最高权力长达20年。对于年纪稍小一些的同学,普京甚至可以和俄罗斯画上等号。

2014年俄罗斯大选时,普京的支持率已经达到87%,这可能是少有的全世界统一观点:只有普京能保持俄罗斯的强国地位。

但是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当时普京接手的俄罗斯,是怎样的“烂摊子”。

苏联解体和休克疗法之下,俄罗斯经济和民生遭遇重创,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的就是车臣叛乱、寡头把控国家命脉、克里米亚之争,甚至可以说是“地狱开局”。

在执政初期,普京便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保持强硬的外交手段,对寡头重拳出击,将石油、天然气等产业国有化。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普京对于恐怖分子的强硬态度。这也为他赢得了许多俄罗斯人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普京的上台结束了十年来苏联的混乱局面,恢复了中央的权威,阻止了俄罗斯的进一步衰退,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俄罗斯

普京有一句名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普京为解体后的俄罗斯创造出了奇迹:消灭寡头,经济逐步走上正轨,军事力量增强,政治体制独具特色且日臻完善,外交风格鲜明。重新让俄罗斯人找回了大国的自信,找回了精神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身处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大衰退,以及北约的新一轮“冷战”,俄罗斯的国际生存空间和国家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和威胁。而面对困境,普京依然怀揣强国理想,在余下的时间里,普京又会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不同于西方作者浓厚的意识形态倾向,在《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俄罗斯:普京大传》中,以全新的视角深入的描述了普京的真实人生,以及从苏联到俄罗斯六十多年的起起伏伏,摆脱往常单向批判普京独裁和偶像化吹捧的窠臼。

下一期,我们将全面见识普京到底是怎样不同寻常的总统和政治家,为什么全世界都沉迷于普京的政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