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常跑医院的一线代表来说,“院内药房”这个特殊的药店是再熟悉不过了。

不过,据广州的 MRCLUB 小伙伴们反馈,院内药房已经好景不长了,本月起当地已有多家关闭。

比如,从业界流传的一份《广州市××大药房关于提前解散的公告》来看,这家由医院工会全资设立的药房,目前已经因为国家卫生领域出台的政策和文件导致无法继续经营,故做出解散的决定,药房自 5 月 1 日起进入清算程序,与员工劳动关系也将在 4 月 30 日全部终止,药房表示,将依法对员工进行补偿。

而据 MRCLUB 广州小伙伴反馈的另一份通知,广州市将有 13 家院内自费药房即将关停,有的当地朋友表示,这份名单内的药房,本月已经关闭三分之一。

而关闭的原因,业界普遍认为是院内药房的药价加成,这和医院药品零差价政策是相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伙伴们都知道,相对于院外零售药房,院内药房以“自费药房”、“便民药房”、“院内药房”等名字存在于医院内或者医院门口,这类药房的经营方或者是医院,或者是和医院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经营的品种上也是严重依赖医院,在当下医药政策下,还大量引入招采落标品种,或无法进入医院目录的品种,这种情况下,也造成了处方外流,容易影响集采中选品种采购指标的完成。

所以,这类药房的运营模式当下其实是不明朗的,政策风险也是必然存在的,最重要的是,既然有加成,那就是和政策方向是相反的,无论是医药分家,还是零加价,还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都容易触碰政策红线。

再加上这类药房在医院处方这块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既容易招药店同行嫉恨,很多也会因服务问题导致患者不满。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从医院药品零差价到两票制治理商业渠道,再到从医保支付入手清理药价空间,包括多部门联合治理不合规推广,都是逐步在破除医药领域的沉疴积弊,院内药房这一块,既然颇多争议,有政策要求自然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