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不好看!”《指环王:护戒使者》16日在中国重映后,截至22日23时,该片总票房已经突破1亿元人民币,连续多日排在票房榜次席。然而在众多影迷特意前往影院“重温情怀”、感受20年前经典史诗魅力的同时,售票平台上却出现一批“一星”评论:有的嫌影片太长,“一个破戒指送了3个小时”,有的嫌“剧情烧脑看不懂”,还有的居然因“没有结局”“老片重映就是骗钱”等理由打差评。这些评论虽然不能代表全体观众的感受,但也侧面说明如今有观众已经被快节奏的爽片、爽剧“惯坏了”,无法接受一部史诗电影的叙事长度和循序渐进的剧情节奏。
电影已是浓缩版文字
《指环王》2001年末首次上映,作为魔幻文学巨作《魔戒》的电影改编,其要展现的是恢宏、深远的“中土世界”,因此三部曲的容量不是“太长”,而是“不够”。《指环王:护戒使者》作为系列首部曲,负责交代历史背景、前情,塑造人物身份和性格,构建起宏大的世界观,这需要主创精益求精,不能一味求快。电影上呈现的,已经是文字的浓缩版。
正是因为导演、表演、特效和服化道等全方位的高标准,才让《指环王》在当年一上映就轰动全球,三部曲共获得30亿美元的票房和十几个奥斯卡小金人,这些都说明其商业和艺术价值得到公认。反过来看这些打出“一星”的观众,其理由不仅暴露了观影喜好的偏颇,更体现出他们对影片的不了解。他们既不会通过阅读原著了解电影的文化背景,也没有耐心在大银幕前感受视觉奇观、体会角色情感,因此才会因为感觉“不爽”而口诛笔伐。
观众口味被“养刁”
用对待“爽片”的标准来衡量史诗经典,其实也是一种讽刺,更何况《指环王》还是一部商业电影。重特效的魔幻片本就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但仍难以满足某些观众的口味,更别说那些更古老的文学名著改编了。可以说,这十年来那些“更爽”的超英片和基于大数据打造的爽剧,已经把一批观众的口味“养刁”。
尤其是在如今的短视频时代,超过一分钟的内容也会被嫌弃太长,影视剧中最受欢迎的是短时间内多次反转和逆袭的情节,像过去那样缓慢铺垫,塑造人物内心的细节描写并不被观众接受。
纵观这两年的世界影坛,史诗片的确越来越少。好莱坞名导罗兰·艾默里奇筹拍二战史诗片《决战中途岛》时求投资之路十分艰难,上映后票房也不理想;马丁·斯科塞斯的黑帮史诗片《爱尔兰人》也一度找不到发行,这位电影大师愤而在《纽约时报》《帝国》等媒体上撰文,批判以漫威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片正在摧毁真正的电影,称那种“主题公园”式的影片更像是市场调查、观众评测的产物,不再是关于美学、情感和人类精神的艺术创作。
超英片也会借鉴史诗片内核
如今在网飞等流媒体大行其道,迪士尼、华纳等传统制片厂迅速“流媒体化”的趋势下,大量根据观众口味相关数据调查拼凑而成、无须长剧情铺垫、塞满“爽点”的影视剧被大量炮制,按照每个用户的观影习惯“精准投喂”。这种趋势只会让观众的眼界更窄、口味和审美更加单一、更浅薄,其欣赏水平可能长期停留在“爽片”层面,无法接受更复杂的内容。
不过影迷也不用太过悲观,纵观百年电影史,其实每个时代都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史诗经典和只求一时之快的“爽片”。好莱坞早期拍摄了大量粗制滥造的,只为了用暴力、血腥和情色元素吸引观众的B级片,但同时也诞生了《埃及艳后》等宽银幕史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以施瓦辛格、史泰龙为代表的硬汉动作片一度广为流行,同时也有《勇敢的心》《燃情岁月》等历史、家族史诗片大获好评,甚至导演彼得·杰克逊在创作《指环王》前,也是拍《群尸玩过界》等低成本恐怖喜剧片的高手,但这不妨碍他拍出《指环王》的恢宏和深邃。
有业内人士乐观预测,史诗片虽然现在式微,却不会被“爽片”轻易取代,无论观众还是电影创作者,在厌倦那种追求感官刺激、套路化的“爽”后,还是会回归“经典永流传”的史诗。毕竟就连超级英雄片的出品方,也会考虑向史诗片借鉴那些真正体现人性和社会价值的闪光内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