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行”网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写柳体楷书的人为什么这么少?我当时回复他说:“我个人粗浅的理解是,柳体已经不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了,因此学的人很少。加之柳体过于较劲,有些过分强调笔锋、骨力和弓张弩拔之雄强,从宋人以后还真是很少有人学柳体能够写出来的。当然这个中原因还有很多,恕不能一一详述。我也正在琢磨这个问题呢。不正之处请指教。”现在再多说几句。作为中晚唐著名的楷书大家柳公权,活了88岁,是位高寿的书法家。一生在皇帝身边作官,经历七朝皇帝。《旧唐书》说他:“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可见他对前辈的书法下力深厚,在楷书方面的造诣更兼得欧颜笔法和结构之妙。启功先生在《书法概论》里这样评价他的《玄秘塔碑》:“其书体端庄俊丽,左右基本对称,横轻竖重,而短横粗壮,且右肩稍稍抬起;长横格外瘦长,起止清楚;竖画顿挫有力,行笔干净利落。从结字的整体来看,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用笔遒健,结字紧劲,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的艺术风格,是柳公权继承、融汇晋唐楷法而独出新意的成功之处。”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柳体的长处,其长处也就是难处。历来学书指导入津皆是欧颜柳赵。它们作为初学楷书的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在这四大家里,柳体是最讲究法度的,也是技巧性最强的,就用笔点画之精微细致,结构之规矩严谨而论,非柳公权莫属。故宫博物院张志和先生说他是唐代楷书艺术的最后完善者,应该是贴切的。要想在楷书技法上超越唐人,特别是技法完备的柳体,正如李白所说“难于上青天”。要知道,把字写得尽善尽美不可能,事物永远不可能求全责备。多少人都想把维纳斯的胳膊补上,终究徒劳而放弃。也正因为如此,宋人知难而退,另辟蹊径,我楷书写不过你唐人了,不跟你玩了。不尚法而尚意了。开句玩笑话说,该吃的他都吃了,我吃啥?他都写成这样了,叫我写成啥样?在审美取向多元化、注重书法表现性的当下,许多学书者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弄潮儿”的不断创新,即便是关注楷书发展的书人学者,也更青睐于魏晋小楷或民间碑版。柳体的自身缺陷在如今这种个性张扬溢于言表的环境里,企望能够得到观照才是咄咄怪事。换句话说,柳体压根就不招人待见,谁还去写?我在《楷书教程》(华文出版社2006年1月版)里谈及柳体:“总的感觉虽然精悍利落,有骨有血,筋肉丰满,但是初学者要善于学习,此碑笔画过于瘦劲,个别字有鼓努之势,结构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应该避免流于‘骨瘦如柴’之嫌。钩画、捺脚等笔画的重顿,乃由于回锋所致,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容易过分强调而形成一种‘骨节’,使笔画显得累赘和多余,成为缺陷。”个人的特点如果不加控制,一味强调和突出,就会成为缺陷,长处会变成短处。书法家能够自选其利,初学者如果缺乏指点,误取其弊则是在所难免的。写柳体真是难呀,前面有高峰,爬不上去,旁边又有栅栏,又进不去,还学他干嘛?现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主儿少了。黄自元临《玄秘塔碑》局部
当然我不是说柳字不能学,前贤法帖都要学。向别人学习一定要先搞清楚为什么,才能确定学什么和怎么学。前一阶段我主要是临习王羲之的《佛遗教经》,今天我试着临习了柳公权的《神策军碑》中的“满招损谦受益”, 互相找一找感觉,我觉得挺有收益。只不过把钩画处理得锋芒毕露我是不太认同。唐人学柳字的有沈传师、裴休等。自宋以来学柳体的人肯定不少,可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写出来成家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有一个普遍规律要知道,“学者多入牛毛,成者凤尾麟角。”具体到学柳体的人为什么少和为什么写不出来的问题,还是想多听听诸友的高见。卢中南:写柳楷的人为什么这么少?
“任我行”网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写柳体楷书的人为什么这么少?我当时回复他说:“我个人粗浅的理解是,柳体已经不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了,因此学的人很少。加之柳体过于较劲,有些过分强调笔锋、骨力和弓张弩拔之雄强,从宋人以后还真是很少有人学柳体能够写出来的。当然这个中原因还有很多,恕不能一一详述。我也正在琢磨这个问题呢。不正之处请指教。”现在再多说几句。
作为中晚唐著名的楷书大家柳公权,活了88岁,是位高寿的书法家。一生在皇帝身边作官,经历七朝皇帝。《旧唐书》说他:“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可见他对前辈的书法下力深厚,在楷书方面的造诣更兼得欧颜笔法和结构之妙。启功先生在《书法概论》里这样评价他的《玄秘塔碑》:“其书体端庄俊丽,左右基本对称,横轻竖重,而短横粗壮,且右肩稍稍抬起;长横格外瘦长,起止清楚;竖画顿挫有力,行笔干净利落。从结字的整体来看,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用笔遒健,结字紧劲,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的艺术风格,是柳公权继承、融汇晋唐楷法而独出新意的成功之处。”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柳体的长处,其长处也就是难处。历来学书指导入津皆是欧颜柳赵。它们作为初学楷书的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在这四大家里,柳体是最讲究法度的,也是技巧性最强的,就用笔点画之精微细致,结构之规矩严谨而论,非柳公权莫属。故宫博物院张志和先生说他是唐代楷书艺术的最后完善者,应该是贴切的。要想在楷书技法上超越唐人,特别是技法完备的柳体,正如李白所说“难于上青天”。要知道,把字写得尽善尽美不可能,事物永远不可能求全责备。多少人都想把维纳斯的胳膊补上,终究徒劳而放弃。也正因为如此,宋人知难而退,另辟蹊径,我楷书写不过你唐人了,不跟你玩了。不尚法而尚意了。开句玩笑话说,该吃的他都吃了,我吃啥?他都写成这样了,叫我写成啥样?
在审美取向多元化、注重书法表现性的当下,许多学书者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弄潮儿”的不断创新,即便是关注楷书发展的书人学者,也更青睐于魏晋小楷或民间碑版。柳体的自身缺陷在如今这种个性张扬溢于言表的环境里,企望能够得到关照才是咄咄怪事。换句话说,柳体压根就不招人待见,谁还去写?
我在《楷书教程》(华文出版社2006年1月版)里谈及柳体:“总的感觉虽然精悍利落,有骨有血,筋肉丰满,但是初学者要善于学习,此碑笔画过于瘦劲,个别字有鼓努之势,结构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应该避免流于‘骨瘦如柴’之嫌。钩画、捺脚等笔画的重顿,乃由于回锋所致,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容易过分强调而形成一种‘骨节’,使笔画显得累赘和多余,成为缺陷。”个人的特点如果不加控制,一味强调和突出,就会成为缺陷,长处会变成短处。书法家能够自选其利,初学者如果缺乏指点,误取其弊则是在所难免的。
写柳体真是难呀,前面有高峰,爬不上去,旁边又有栅栏,又进不去,还学他干嘛?现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主儿少了。
黄自元临《玄秘塔碑》局部
当然我不是说柳字不能学,前贤法帖都要学。向别人学习一定要先搞清楚为什么,才能确定学什么和怎么学。前一阶段我主要是临习王羲之的《佛遗教经》,今天我试着临习了柳公权的《神策军碑》中的“满招损谦受益”, 互相找一找感觉,我觉得挺有收益。只不过把钩画处理得锋芒毕露我是不太认同。
唐人学柳字的有沈传师、裴休等。自宋以来学柳体的人肯定不少,可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写出来成家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有一个普遍规律要知道,“学者多入牛毛,成者凤尾麟角。”具体到学柳体的人为什么少和为什么写不出来的问题,还是想多听听诸友的高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