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主要的作用就是数据的写入与读取。它由标签、解读器及数据传输、处理系统组成。根据是否搭载电池,将电子标签分为有源式、无源式两种类型。

目前市场上RFID电子标签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两大类。他们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固定资产管理中,用无源RFID还是有源RFID比较好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RFID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的区别

概念上有所区别:

1)有源RFID, 又称为主动式RFID,是根据标签的供电方式划分出来的,通常支持远距离识别。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可以供电,无需阅读器提供能量,成本较高,寿命较短,能量耗尽后需更换电池。

2)无源RFID,即无源射频标签采用跳频工作模式,具有抗干扰能力,用户可自定义读写标准数据,在专门的应用系统效率更加快捷,识读距离可达10米以上。无源RFID标签内没有电池,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读写距离比有源标签近。

两者工作原理不同

有源RFID标签是指标签工作的能量由电池提供,电池、内存与天线一起构成有源电子标签,不同于被动射频的激活方式,在电池更换前一直通过设定频段外发信息。

无源RFID标签的性能受标签大小,调制形式,电路Q值、器件功耗以及调制深度的极大影响。无源射频标签1024bits内存容量,超宽工作频段,既符合相关行业规定,又能进行灵活的开发应用,可同时读写多个标签。无源射频标签设计,无需电池,内存可反复擦写100,000次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者的优缺点

有源RFID标签由内置的电池提供能量,不同的标签使用不同数量和形状的电池。

优点:作用距离远,有源RFID标签与RFID读写器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几十米,甚至可以达到上百米。

缺点:体积大、成本高,使用时间受到电池寿命的限制。

无源RFID标签内不含电池,它的电能从RFID读写器获取。当无源RFID标签靠近RFID读写器时,无源RFID标签的天线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能量转化成电能,激活RFID标签中的芯片,并将RFID芯片中的数据发送出来。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寿命长,可以制作成薄片或挂扣等不同形状,应用于不同的环境。

缺点:由于没有内部电源,因此无源RFID标签与RFID读写器之间的距离受到限制,通常在几米以内,一般要求功率较大的RFID读写器。

在固定资产管理上,该选择有源RFID还是无源RFID呢?

从成本上来看:有源RFID管理固定资产的成本比较高。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和所需要的硬件价格都比较高。功能上来看,有源的RFID通常有位移、报警、巡检等功能。无源RFID无论从标签本身还是其他硬件来看,成本都相对较低。识别距离较长,实际可达十几米。

对于一些价值高的固定资产,如果固定资产发生了位移或者离开某个位置需要报警的话,需要有源RFID标签。可设置防盗门禁等。管理起来更加智能。无源RFID标签的识别距离在5-6米左右。

对于一些电子产品,如电脑,相机,打印机等资产采用无源标签管理,读取方式为被动式。可使用一台RFID手持终端+无源RFID标签+RFID打印机,即可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盘点了。无源RFID标签的价格在3-5元/个,手持RFID终端的价格在几千元,RFID打印机的价格在1-2万左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