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际商会拟建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以联合国第十三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气候行动”作为重点议题,依托国内外资源搭建枢纽型平台,推动各方以综合行动协调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参与共建“双碳”目标。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再次强调了“双碳”目标。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即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2021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上强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提出,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此外,中国已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中国的气候雄心既展现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也向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碳达峰情景相比,第二产业占比偏高,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四大重点领域的碳排放量合计约占国内九成。依序,工业领域将率先完成达峰,未来将重点促进钢铁、水泥、有色、建材、煤化工等约占工业领域碳排放量60%-70%的高耗能行业提质增效;其次是能源领域,工业达峰取决于电力结构,未来将重点控制作为二氧化碳排放最大来源的煤炭消费,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补充,大规模发展风光水核发电,建设更稳定、智能、储能的电网;建筑、交通领域达峰则相对靠后,关键是通过引导性政策调整生产生活方式。

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于6月底前正式启动运营,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超1000亿元人民币。首批参与碳交易的是碳核算基础好、碳排放占比大的电力企业,后续将陆续完善交易体系、扩大交易范围,优先纳入高耗能行业。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免费配额发放量相对宽松,未来将逐步收紧,并考虑有偿发放方式。各地方将承担不同的职能,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负责交易,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负责注册登记,北京绿色交易所将筹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管理和交易中心,4月19日揭牌的广东期货交易所则有望推出碳排放权期货产品。

2021年3月10日,欧洲议会通过支持设立“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的决议,2023年起将对欧盟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关税,具体方案仍在制定中。该决议将在未来对中欧贸易产生极大的冲击,影响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降低产品“碳足迹”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重点工作包括: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企业既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者,也是气候友好型解决方案的创新者和提供者,能够在推动低碳经济转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未来,中国国际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通过多边活动、倡议发布及研究报告等方式,支持和引导企业参与气候行动,并始终期望更多有能力、有愿景的企业加入。

联系人:任飞、雷丝雨

联系方式:010-82217867、010-86431094

(来源:中国国际商会多边合作部)

  • 中国国际商会获得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面观察员地位

  • 中国国际商会与巴勒斯坦拉马拉和比雷赫工商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 4月外贸新规速览

  • 邀请函 | 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