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家住湖北武昌的一位候补官员,想要将自家一座公馆租出去。某天,一对主仆找到了这位候补官员,主仆对官员声称他们想要租下公馆。交付银钱时,官员仔细打量发现,主人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年龄大概在二十岁左右。仆人年龄大概有四五十岁,面白无须,说话的声音有些像女子。主仆二人都说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二人入住公馆后,候补官员又发现,主人每天都在家读书作文,鲜少出门,而且这位主人衣着华丽,起居十分奢华,仆人也总是自称奴才。在给主人送食物时,仆人还总是行跪拜大礼,口称:圣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居在家的年轻主人还不时摆弄一方玉印,玉印上篆刻着御玺之宝四字。其吃饭所用的碗,也是一口锈刻有五爪金龙的镂空金碗。要知道这两件器物,是只有当今圣上才能够使用的,普通人使用是会因犯下僭越之罪,是会被问斩的。将一切看在眼里的候补官员,觉得对方应该就是当今的皇上光绪帝。随后官员又请来几位当地年老的缙绅,来验证一下年轻的主人到底是不是光绪帝。这几位年老的缙绅,年轻时都曾有幸见过光绪。老缙绅们见到年轻的主人,当即三跪九叩,口称万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此时的光绪帝,应该正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因此有一两位缙绅虽然随众人一起,对年轻的主人行了跪拜大礼,但他们依然怀疑眼前皇帝的真假。但见对方使用的被褥上都绣有金龙,镂空金碗上也刻有五爪金龙,且仆人还拿出了御制宝玺示人,有所怀疑的他们便打消了猜疑。

围观光绪帝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出声提议:让人带着仆人前去洗澡,如果对方是太监,那么眼前之人便是真的光绪帝。如果老仆不是太监,那么这对主仆就是骗子。查验过后,众人得知,年老的仆人果然是位太监。于是光绪帝从瀛台逃出,驾临武昌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一时间,武汉无数官员带着礼物,排着长队前来拜见圣上。主仆二人觉得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之事。送来的所有礼物、钱财,他们也都照单笑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绪帝驾临武昌的消息闹得满城风雨,当地报纸也相继报道了此事。其中,汉口报更是写道:逃出瀛台的光绪帝,是被张之洞一路护送来到的武汉。武昌知县听闻圣驾降临该县的消息,赶忙前来请安。请安期间这位陈知县询问光绪上:圣上驾临武昌所谓何事?面前的光绪帝,却不屑一顾地回答道:只有张之洞前来,才可透露原因。得到皇帝如此回答的陈知县,赶忙将请安的过程禀告给了张之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完陈知县的话后,张之洞大吃一惊。作为官场老手,张之洞感觉有些不对劲。他觉得自称光绪帝的主仆二人很可能是两个骗子。随后做事谨慎的张之洞,给北京同僚发了一份密电,打听京城内光绪帝的近况。京内的同僚回电道:瀛台依然戒备森严,光绪帝依然幽禁其中。得知武昌出现光绪帝的同僚,还在密电中叮嘱张之洞:一定要将假的光绪帝逮捕归案,只有这样你才能免除失职之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同僚的密电后,张之洞赶紧派人前去抓捕公馆内的主仆。主仆二人被捕后,张之洞又犯起了难。事涉皇家,自己怎能独自审理假皇帝一案呢?沉思良久后,张之洞决定公开审理假皇帝一案,以向天下人释疑。主仆二人被押到总督府大堂后,总督府外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高坐堂上的张之洞大声喝问道:你不是要见张之洞吗?如今我就在你面前,你还有什么话说?假光绪回答道:众目睽睽之下,不能向总督明言,退堂后可告知总督内情。听闻对方的话,勃然大怒的张之洞一拍堂案说道:胡言乱语,你主仆二人盗用宫中禁物,已犯死罪,理应问斩,还不从实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张之洞一番喝问的假光绪当即乱了方寸,随后他便支吾着道出了内情。原来假光绪名叫崇福,是在旗的伶人。多次入宫唱戏的他,学会了宫中各种礼仪。因其相貌酷似光绪,其他戏子便称呼他为假皇上。虽然假光绪说出了实情,但那位年老的仆人却百般狡赖,无奈之下的张之洞只好严刑年老的仆人。扛不住大刑的年老仆人,终于对张之洞招供。原来老仆人的名字叫做赵德兴,他原来是掌管宫中库房的太监。二人身边的御玺、金碗都是他从宫中盗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宫中时,赵德兴的手脚就不老实。某次偷盗宫中宝物时,被宫里人发现,所以决定逃出宫中避祸的赵德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从宫中带走了御玺、金碗等禁物。逃出宫后,知道光绪被囚禁在瀛台的赵德兴,干脆带着好友崇福,假扮光绪帝一路行骗。仗着盗自宫中的禁物,一路行骗所遇官员都不曾怀疑,官员们都认为崇福就是逃出宫的光绪帝。只是没有想到,到了武昌二人却被发现了马脚的张之洞抓捕归案。原本他们还打算再买一个女子,冒充皇妃继续行骗。案情大白后,张之洞判主仆二人斩立决,次日二人就被押赴武昌城门处斩首。主仆二人死后,张之洞将查获得来的金碗、御玺等禁物送回了宫中。
参考资料《世载堂杂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