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 第34期

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漳州头条从3月3开始,开设100期《党史学习》栏目,让更多漳州人了解漳州党史,学习漳州党史。欢迎供稿。

漳州党史学习资讯

重走红军路 重温革命史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进一步锤炼党员党性意志,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4月21日,芗城区人武部组织干部职工、专武干部、民兵连长、基干民兵开展重走红军路、重温革命史活动,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

活动中,全体人员身着整齐的迷彩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王晓忠,区政府党组成员、人武部部长韩晓东的带领下,来到天宝古寨农场,沿着红军路(汀漳古道),踏着先烈的足迹,步行至风霜岭,参观红军临时作战指挥所(古驿站旧址)、缅怀革命先烈;在“红军树”下,大家聆听聆听革命历史讲解,进一步了解漳州战役的峥嵘岁月,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还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组织民兵进行宣誓,同时组织高唱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战士之歌》等。誓词铮铮,红歌凛然,体现了党员们和全体民兵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坚定了入党初心和理想信念。大家纷纷表示,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将革命精神贯穿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转化为做好工作的精神动力,砥砺奋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斗姿态忠实履职尽责,为芗城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做出积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期声 南坑街道东关社区民兵连长 钟夏欢:我将把这次活动所汲取到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努力工作,充分发挥一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服务好社区的居民群众。】

【同期声 通北街道应急排队员 张达斌::我是通北街道应急排的一名普通民兵,此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老一辈红军战士的艰辛不易,让我更加觉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要全力的做好本职的工作,履行好民兵职责,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芗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漳州党史大事记

1932年6月17日,红三团在前几日出击南靖程溪、塔潭获胜的情况下,决定进攻龙溪圩。由于侦察敌情有误,与强敌交锋,伤亡较大。失利后,被迫退回小山城。

百年番仔楼的红色往事

在芗城区的新行街上,有一座被称为“番仔楼”的古厝,这座古厝不仅记载了曾经的豪华,也记载了和漳州城内地下党组织的一段红色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行街5号的番仔楼

上世纪20年代,从南洋苏门答腊回乡的陈顺筹斥巨资在新行街5号建楼。该楼为庭院式大厝,高三层,建筑面积550多平方米。由于是“过番”人所建,又颇具南洋风情,大家便称其为“番仔楼”。

番仔楼建成后,陈顺筹继续在南洋经营生意,妻儿则留在漳州定居,陈顺筹每年都会回乡与家人团聚。每次陈顺筹回乡,外甥马东涵(马海髯)都会来探望他,还和他一起探讨国内局势,向他介绍漳州当地开展的一些爱国进步活动。

1933年,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派地下党员着手在漳州城开展地下党组织工作。不久,发展了马东涵、许铁如(彭冲)等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漳州城支部。当时,陈顺筹虽然不知道马东涵是地下党员,但他思想开明,且心怀爱国之心,对马东涵所作的工作深表认同,再三叮嘱在漳的家人要给予马东涵帮助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1月,中共闽粤边特委为了进一步开展城市工作,决定成立漳州工委,下辖学生、教员、工人、芗潮剧社等6个支部,共有党员30多人。1936年5、6月间,漳州工委宣传部长曾松元被捕叛变,致使工委受到破坏,工委骨干不得不分散转移,马东涵、许铁如等人去了香港,陈松年、周德华等人去了闽粤边游击区,漳州城党组织被迫暂时停止活动。

1937年春,陈松年带着中共闽粤边特委的指示,从靖和浦根据地返回漳州,筹划恢复建立漳州城内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大部分党员与党组织重新接上关系。同年夏,中共漳州工委恢复建立,马东涵任书记,许铁如任组织部长,陈松年任宣传部长,下辖职工、妇女、同安、石码、山城5个支部以及部分个别联系的党员。重新恢复的漳州工委急需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马东涵想到了新行街5号舅舅家的宅子,便向陈顺筹求助。当时,陈家亲眷主要居住在一楼和二楼,三楼较少使用,陈顺筹就把三楼无偿借给漳州工委使用。除了提供安全的活动场所,陈顺筹还时常为工委提供活动经费。马东涵、许铁如等漳州工委的同志经常出入番仔楼,在楼中多次成功策划革命活动,领导芗潮剧社在设立抗日救亡宣传队的基础上扩大为龙溪民众救国服务团,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活动,把漳州及闽南一带的抗日救国运动推向了高潮。

1938年5月,厦门沦陷,中共厦门工委迁往漳州,同漳州工委合并为漳厦工委(后又改称漳州工委),书记钱兴,组织部长马东涵,宣传部长张兆汉。钱兴不久后调离,由陈伯敏接任书记。1943年春节前夕,陈伯敏被捕叛变,向敌人供出了30多名党员的名单,包括马东涵在内的20几个党员因此相继被捕,漳州工委遭到彻底破坏,此后城内党组织的工作划归漳南工委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漳州工委存续期间,坚持在白区开展革命活动,有力地配合了闽粤边游击区的军事斗争,成为游击区之外的一条重要隐秘战线。它是闽粤边特委掌握外界信息的重要据点,是闽粤边革命根据地采集物资、传递情报的重要通道,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平台。

漳州工委在闽南革命斗争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新行街5号的番仔楼作为漳州工委的重要活动场所,于1991年被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保单位。如今,这座历经百年风霜的番仔楼虽已不复昔日光彩,但它的红色故事仍在后世中传承和颂扬。

来源:富美芗城、芗城区委办、区委党史方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