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对开国功臣论功行赏,萧何被定为首功,且位列功臣第一,在被封为酂侯的同时,被赐予了最多的食邑。那么,西汉首功之臣,为何不是攻必胜、战必克的韩信,也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偏偏是以治理内政为主的萧何呢?萧何的功劳又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何的功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刘邦获封汉王,再到楚汉争霸,进而到击败项羽、建立西汉,萧何虽然不像韩信那样领兵在外,也不像张良那样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同样也不像曹参那样身先士卒“身被七十创”,但功劳其实也不小,根据《史记·萧相国世家》的记载,其功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在分封是功臣的时候,心里将萧何定为第一,所以给萧何封的食邑最多,达到了八千户,虽然依然没有超过曹参,但是曹参的一万多户,是历次军功封赏的总和,高祖六年的论功封赏,是少于萧何的。

在这次封赏的时候,将领们就提出了异议,将领认为,他们跟随刘邦披坚执锐,攻城拔寨,而萧何一直在后方,没有立下军功,不能比他们封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说道:“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

认为将军们杀敌立功,是因为有人在后方指出敌人的位置,才为大家立下战功提供了方向,将领们才有立下战功的可能。

刘邦解释完,大家都没再说话了。仔细考虑这段话,感觉司马光用错了地方,更像是在说张良这个谋划战略的军师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赏结束了,开始排名次的时候,刘邦自己心里想把萧何排第一,但是属下将领却提议道,“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深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

这里补充一点,在韩信开辟赵国、韩国等北方战场的时候,曹参一直都是副将,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刘邦都能夺取韩信兵权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韩信能获封齐王,其军功章有一半要归功于曹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刘邦已经解释过一次了,不好再说话了,这时候一位关内侯薛君站了出来,解释了萧何为什么应该是首功。“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认为萧何在刘邦数次山东战败后,都能坚守关中的稳定,从关中发来军队和粮草,补充刘邦的战力,为刘邦东山再起提供保证,这是万世的功业,而曹参的战功不过是一时的功绩,这两种功绩没办法比较,萧何必须第一,曹参排在他后面,这样才定下了萧何首功的调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良为什么受封在小小的留县呢?

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张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邑奇谋”帮助刘邦重新树立信心,提出发挥韩信、彭越和英布为三人的反楚作用,在战略上,建立了牢固的反项联盟,帮助刘邦最后战胜项羽。

除了下邑之谋外,张良还数次在刘邦做出错误决定的时候,劝阻了刘邦,好几次把刘邦从悬崖边拉回来。所以刘邦很清楚张良在大汉立国中的作用,但是张良同样没有上阵立过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可见,在分封的时候,刘邦是给张良在齐地准备了三万户的食邑,齐地从姜太公开始,就开发得非常成熟,是天下最富庶的土地,而且还是三万户,这可远远超过了曹参和萧何,张良都吓怕了,不敢要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良不愧是智谋无双,说自己跟陛下在留地相遇,这是上天的安排,请把留地封给我就够了。古人也迷信,刘邦也知道张良是个神棍,也就同意了。

那么刘邦给张良的留县真的是又穷又小吗?恐怕不是吧,留县地处刘邦家乡沛县附近,而且也在彭城附近,这里就是后来徐州的辖地,现在成为微山湖的湖区。

在农业时代,徐州既是战略要地,其富庶水平与荆州、扬州、益州等地是一个水平,可见留得不是一个穷地方,而且地处淮河以北,水系纵横,怎么可能穷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留侯世家》还有一段记载: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这是张良准备辞去官职,隐居修仙的时候,对刘邦说的话,“封万户,位列侯”,说明张良的封邑即使不足万户,也差距不远了,所以张良的食邑也是很大的,可不是一个又穷又小的留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