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一生坚守,献给苍茫大漠;她,以敬仰之心,经历一场文化苦旅;她是上海女儿,也是敦煌的守护者——在半个世纪的风沙磨砺中,樊锦诗与敦煌守护者一起,谱写一首永不褪色的壮美诗篇。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沪剧《敦煌女儿》将于5月12日献演于国家大剧院。
《敦煌女儿》以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原型,讴歌了一代代敦煌人坚守理想、默默奉献的崇高情怀。全剧以敦煌为背景,用多重叙事的手法,讲述了北京大学优秀校友、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以50年的执著坚守甘肃大漠,从上海小女孩到敦煌研究院院长,穷其一生致力敦煌研究的人生历程,讴歌一代代敦煌人坚守理想的崇高情怀。
沪剧《敦煌女儿》的创排历程从一篇樊锦诗的报道开始。10年前,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被樊锦诗“为敦煌守一不移”的精神打动。自此,她开始捕捉樊锦诗的“美丽人生”,追踪她的人生轨迹,力求把“敦煌女儿”的故事搬上舞台,将“莫高精神”传递给更多观众。在一次次推翻调整后,沪剧《敦煌女儿》结合多媒体的视觉效果,为观众呈现了一幅诗化写意、美轮美奂的敦煌故事。
图说:沪剧《敦煌女儿》 官方图
剧中茅善玉饰演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段的樊锦诗。在时空交错的场景中,她一个转身便从25岁变为80岁,而这30秒的时间间隔只能通过形体、唱腔和神态来转换。这种变幻的叙事方式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也得到年轻观众的认可。
除了表演的自如切换,茅善玉在该剧中,有数十段的宣叙、咏叹唱腔,最长的唱段接近20分钟。茅善玉根据人物不同的年龄和情境,在沪剧细腻婉转的唱腔中融入了锡剧、越剧、黄梅戏的唱腔特色,并化用了京剧韵白,融入了京剧的演唱方式。多变多样、至真至诚的唱段,将给北京观众呈现一场海派、江南的视听盛宴。(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