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苍海横流,方显渝商本色。1998年,黄红云创办金科;2011年,金科股份A股上市;2018年,金科跻身千亿级俱乐部;2020年,金科服务上市,黄红云成为重庆本土为数不多做出2家上市企业的民营企业家。

可以说,金科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微观缩影。而黄红云身上有中国经济野蛮生长打磨出的独特企业家烙印。都说创始人的特质决定了企业特质,没有黄红云,就没有金科,更不会有金科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将目光再放大一些,回顾金科的发展史,你还会得出一个结论:没有时代,也就没有黄红云,更没有金科。

追风者的时代鼓点

黄红云堪称地产行业和二级市场的双料大佬。20岁出道的他,1984年来到重庆涪陵区,进入建筑行业打拼,1998成立金科集团,驻足西南,进军房地产,从此在地产江湖风生水起。

2011年,金科借壳ST东源登陆A股市场,三年解禁期之后,黄红云联手私募大佬徐翔,拉抬股价高位套现,黄本人因此进入徐翔案调查范围,为此丢掉金科董事长职务和全国政协委员的资格。

危机之际,金科在不限额定增方案之下招来了融创,融创却不断增持,感到威胁的黄红云展开反击,通过一系列操作暂时保住控股股东地位。

在股权争夺战中,在股东会和董事会各个战场,“并购之王”孙宏斌,以及他的中国第四大房企融创,面对黄红云照样“头疼”,尽管金科只是一家年销售刚过千亿、全国排名第19位的中型房企。

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财富故事本身,而忽略了故事主角对机遇的洞察与抉择,以及他所身处的时代背景。跟改革开放所有成功的企业家一样,黄红云总能在最关键的时间点,抓住最关键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岁出头还在建筑工地当学徒,拿5毛钱一天工钱时,黄红云就觉得盖房子是一个有前途的工作。他的想法很简单,“中国要赶上外国,最起码要把城里的房子盖成高楼大厦”。不得不说,这很契合后来时代的发展。整个9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各种高楼大厦和居民小区拔地而起。

1997年,重庆直辖,城市扩容建设进入快车道,而到了1998年,国家停止福利分房,房地产全面进入市场化。大时代喷涌而来,基于对中国城市化提速和房地产市场机遇的准确判断,黄红云把金科越做越大。

回过头来看,黄红云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他作为一个优秀企业家的前瞻性,而事实证明这些前瞻性成为了金科成功的关键。

比如,当整个房地产市场还处于狂飙突进,野蛮生长的年代,黄红云就在金科提出了“做好每个细节”的产品价值观。他说,“只有先造好的房子,才能在后期的服务等方面体现出品质,否则其他一切免谈”。

于是,金科有了许多“重来”的故事。早年的金科东方雅郡项目,因为觉得园林“不够完美”,而在项目工程过半时推翻园林格局一切重来。黄红云事后对媒体说,“房子是客户要住一辈子的,我们不可能让客户在未来几十年里天天面对不完美的房子和园林环境。”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这样的“产品主义”,才有了金科的口碑声誉与市场规模。

渝商初心不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就金科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事,黄红云说了相关情况并对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畅谈了初步设想。

黄红云说:“获得这样的最高荣誉,是对金科长久以来深度参与脱贫攻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相关工作的充分肯定。”确实,全国仅有107家民营企业获此殊荣。在重庆,金科是民营企业中唯一获此荣誉的企业,是千千万万踊跃参与脱贫伟业的优秀代表,是民营经济领域的光荣,也是重庆民营企业的骄傲。

另外,在黄红云倡导下,投身公益已经成为金科的一种常态。22年来,从“红太阳工程”“大社区志愿者日”到各种慈善捐助,再到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始终不曾懈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22年间,累计公益投入及捐赠超过17亿,近3年纳税近300亿元,向国家贫困县投资近400亿元,帮助困难家庭10万户,贫困大学生2100多名、留守儿童2000多名、孤寡老人1100多名。在精准扶贫行动中,金科主动投入5.38亿元开展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公益慈善扶贫等工作,辐射带动11个区县近3万名群众脱贫增收,为贫困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改善和重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先后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中华慈善奖”“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全国慈善会爱心企业”“重庆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特别贡献企业”“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等系列荣誉称号;金科实际控制人黄红云荣获重庆市“光彩事业特别贡献奖”,董事长蒋思海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等荣誉称号;近日,又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为重庆市唯一获得此奖项的民营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黄红云所说:“只有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获得更加充足的动力,一流卓越企业的发展之路才会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

大江大河的时代,他在涪陵看重庆,那是他的征途。继往开来的当下,他在重庆看世界,这是他的家国。

祝福所有努力生长的渝商,祝福所有奋斗中的重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