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4岁,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他的爱哭、粘人、小心谨慎,直到我做了一个测试表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以前对儿子的方法都错了。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Matt,提倡体验式家庭教育,倡导科学育儿、理性育儿

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是:正确对待“高度敏感”儿童的方式

在文章中,Matt老师用自己儿子的日常作为案例,因为Matt老师觉得他在某一方面非常有代表性。

相信有很多家长会为自己的孩子爱哭、胆小、不合群、小心谨慎而发愁,可又对孩子的观察细致、精力充沛、有时候还会跟一个玩具聊个没完没了的行为不知所措,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惑,别着急,也不要认为孩子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因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att老师儿子的日常

Matt老师的儿子具备了上面描述中的很多行为,他出生的时候,护士说这孩子一定对自己会很保护,因为儿子一直紧紧地抓住护士小姐姐的手指。

婴儿时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大哭起来,没冷着也没热着,没饿着也没尿,换了不同姿势去抱,唱了一大堆儿歌,然后又突然之间不哭了。

“我的天啊,这么神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一点一点长大,观察力似乎也越来越强,有一天他对妈妈说,“妈妈,你的手指尖为什么变成红色了。”甚至还有一次,他说,“妈妈你的头发颜色变了。”作为重度直男老爸,Matt老师根本没发现。

有时候,儿子会在帮了姥姥一点小忙之后说,“姥姥你得说谢谢。”有时候,还会关心姥姥的一切动向,“姥姥你今天是不是要去和狼外婆们聚会。”姥姥会用云南话说,你真是个小管事。

有一次我发现儿子对自己的衣服和裤子的穿着要求很严,衣服的袖子从来不会挽起来,哪怕天气很热,裤子腿也不会拉上来,一定要拽直。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比如虽然他从来不去黑的地方,但他却不会害怕走几十米高的玻璃桥,比如他非常讨厌自己的手被粘上的东西,但却能在沙土里玩上半个小时。

比如,虽然他有很多玩具,但专注力一点没受影响,他可以自己一个人看30分钟的绘本,也会一个人画几张现代印象派水彩笔画。

要说的例子太多了,而这些行为有时候也会让Matt老师产生疑惑,直到我做了一个测试表之后,看到了一个词,这才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他们是高度敏感儿童

说了半天,有很多少家长一定也想做这个测试表,别着急,让我先说一下结果。经过一个简单的测试之后,得到一个词就是——高度敏感儿童

什么是高度敏感儿童呢?

“高度敏感”这个词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伊莱恩·阿伦提出,指的是天生具有敏锐感觉的一群人。

根据研究,10%~20%的孩子生性高度敏感,大脑内处理感知讯息的神经系统有别于一般人,所有感觉都会被放大。这些孩子天生具有敏锐感觉,容易因为一点小事情绪反应大,外人看起来就会觉得孩子特别不听话、难养。

这样的孩子大多更关注细节,有些会特别注意社交,他们的情绪很细腻,如果你不仔细观察一定会忽略了。

有些儿童会关注自然的变化,比如温度、植物。有些孩子可能会自己琢磨心事,你问也问不出来,又或者他们会有一大堆为什么等着你,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编故事,有时候编的太像真的。另外,大部分高度敏感的儿童都有很强的同情心。

面对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相处的方式不正确,就会导致孩子将负面情绪放大,家长也不会得到很好的管教效果,正确的相处方式也很简单,关键在于,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内在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才是正确的对待方式

第一步,学会欣赏你的孩子。

有一个高度敏感的孩子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天生就很细致,专注力强,如果培养得好,未来的职业大多都是科学家、医生、律师、老师、艺术家。

第二步,掌握一些小技巧。

★不要对孩子的情绪化不耐烦,你的不耐烦会加重孩子的敏感情绪。

★该管教的时候还是要管教,不要因为孩子的哭就放任,你不管反而让孩子觉得你爱他。

★他一定有对自己的期望,所以,你的期望放在心里就成了。

★对高度敏感的儿童更不要去比较,那样他真的会很受伤。

★别乱开玩笑,因为他会当真。

★你们两个人吵架,千万别当着孩子,否则他的敏感会让他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如果不幸被孩子看到,那么第一时间弥补。

★和孩子说话温和一些,你的口气他听得出来,如果变了,他会想很多。

★在沟通方面,如果他不想说,别逼他,只要你有点耐心,他自己就会说了。

高度敏感儿童他们有些特殊,所以,家长要细心更要有耐心,也许现在会有点累,但以后说不定会给你一个大惊喜。

我是Matt老师,感谢大家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