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治慧,治理无难题

今日聚焦:广东省公安厅

南都评语:“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是对各警种、各层级高效协作提出的自我约束,从某种程度上更可以说是一种公共承诺。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5月1日起,广东省公安厅将依托广东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在其官网、两微等多个互联网场景开设“厅长信箱”,公众可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表达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个信箱不简单,更不寻常!

于公众而言,并不陌生的“领导信箱”从前互联网时代办公楼前具象的意见箱、意见簿,到已经并不鲜见的各种官网邮箱,都是社会公共管理机构与民众保持沟通的常规方式,但同样可能有一些不甚通畅、愉快的公共记忆——在一些地方,发往领导邮箱的信件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情况曾经不在少数。基于此,广东公安此番推出“厅长信箱”,首先就明确了“限时反馈、跟踪督办”的办理模式,承诺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

老实说,这并不容易,也非常需要勇气。从信箱一开设就对警民沟通与办事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对各警种、各层级高效协作提出的自我约束,从某种程度上更可以说是一种公共承诺。

广东公安此番的“厅长信箱”,其非常鲜明的特点便在于打通,对包括官网、官微在内多个互联网语境进行横向系统整合。随着互联网生态的日益多元,民众的网络生活体验也在多场景自如切换,而公共服务的随时跟进便成为最基础的社会需求。截至2021年1月28日17时,“粤省事”移动民生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已经破亿,作为听取和吸纳公众意见、建议的领导信箱,已经不能再满足于简单地从线下到线上,而必须有对多个互联网场景的整合与适应。

“厅长信箱”的全平台化,是警务+互联网的从容体现。民众在哪里,听取意见、建议的设置就跟到哪里,而不是相反,权力的公共服务意识正在这样的细微处得以养成。

还不仅如此,由“厅长信箱”所延展开的,是整个广东省公安系统的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信箱的纵向同步: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公安局网络平台也将参照“厅长信箱”模式,加快设立“局长信箱”。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在全网络场景设置的“厅(局)长信箱”,将由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亲自批阅来信,采纳合理意见和建议,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回复”。

传统的“领导信箱”,回复方多以机构落款(个别地方在操作中甚至不乏一些工作人员格式化回复、信口乱答的情况),而少见主要负责人在答复公众意见时躬身下场。正如在法理层面本非必需的行政诉讼“告官见官”,因为强烈的社会需求而最终成为行政机关应诉的法定义务一样,广东公安此番对主要负责人提出亲自批阅、督促和作答的要求,可以说也是从服务的层面和务实的角度呼应社会公众对“见官”的心理需求。

只要社会心理依然对见到、收到官员的“亲自答复”有所需,公共服务就有义务对此“有所应”。发到“厅(局)长信箱”的意见、建议,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就会看到,而且会在限期内给予答复,这对警民的良性沟通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

“服务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公安工作所提十六字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中进一步精进警察队伍的公共服务意识,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广东公安对“厅长信箱”的整合与迭代,无疑背负着责任、承载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