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为了解释原子的概念,把原子核跟电子的关系,比喻成太阳和行星的关系,于是自然而然地,我们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模型,就是如同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样,电子也以某种轨道,围绕原子核旋转。

正如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是整个太阳系的99.9%一样,原子核的质量占据了原子的99.9%,电子仅有约0.1%。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电子跟原子核之间,应该类似太阳和行星一样,存在广阔的空间。

这种解释,虽然直观容易想象,但是却跟原子的真实情况相去甚远。

一开始,原子只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因为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切西瓜还是切冬瓜,只要不停地切,就会得到越来越小的部分。

于是有人猜想:物体不能无限分割下去,当小到一定程度,就达到极限了。这种最小的单位对应的就是原子。

后来,人们发现有些元素存在放射性,比如X射线,α射线和β射线,这是元素自身发生的变化,显然不能用化学反应的理论来解释。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氡的α粒子是它的电子核,含有两个正电荷,β射线则是电子流。

于是科学家提出一个惊人的理论:原子并非最小单位,原子是可以分割的。

人类目前的技术只能看到平面分子的结构,对于原子长什么样,我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目前原子长什么样,都是科学家们猜测的

对,是猜的!但不是乱猜,而是基于严谨的科学实验数据。

人们一开始不知道原子内部有原子核这个东西,而是认为原子内部,电子和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

下图为早期的原子模型:汤姆逊原子模型:

后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他用α粒子轰击很薄的金箔时,理论上,α粒子穿过金箔时,会撞击到原子内均匀分布的电子和正电荷,而α粒子比电子重7000多倍。当α粒子撞到电子,就仿佛大炮撞到了一粒灰尘,最终α粒子会畅通无阻地通过金箔。

但实验结果却让卢瑟福大跌眼镜,因为部分α粒子被弹开了,有一些偏转角度甚至接近180°。你能想象大炮被灰尘弹开的情形吗?这说明原子内部跟人们原来想象的不一样。卢瑟福认为,α粒子一定撞到了更大的,而且是带正电的东西,因为α粒子就带有正电荷,只有同性相斥,才会出现近180°的反弹角度。

他把存在于原子内,并且又重、又带有正电荷的东西,称为原子核。

卢瑟福据此提出了原子模型,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类似太阳系的原子模型。后来波尔改进了卢瑟福的模型,他认为在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它们轨道是分层的,越往外层,电子数就越多。

按照这种模型,原子核跟电子之间相距甚远,就像太阳跟冥王星的距离一样

下图是冥王星上的太阳,因为距离遥远,太阳变成了右上角的一颗明星:

虽然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很好地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但是却有个问题。根据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会不断辐射能量,最终落入原子核内。然而,现实情况是,原子都是以稳定的形式存在,这是卢瑟福的模型无法解释的。

量子理论出现后,卢瑟福模型问题终于得到了修正,原来电子之所以能在轨道上稳定地运动,是因为电子处于特定的能级,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的状态是稳定的。

根据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电子的位置不是确定的,只能以概率的形式表示,其中出现概率大的地方,点的密度大,反之小,看上去仿佛在原子核周围笼罩了一层“云”,因此被称为“电子云”。

根据“电子云”可以判断出,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依然是电子。

在极端条件下,比如超新星爆炸,电子会被压缩到原子核内,跟其中的质子形成中子,这就形成了中子星。

中子星密度极大,每立方厘米能达到1亿吨以上,如果把地球压缩到这样的密度,地球的直径就只有22米了。这样你就能想象,电子跟原子核二之间的空间有多广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