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在给同学们作讲解。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摄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4月23日一大早,两辆载着安阳市龙安区第二初级中学40名学生的大巴,从安阳市区出发,驶往林州(原为林县),车厢内歌声激昂,青春飞扬。
薄雾中隐约可见一座暗红色的建筑,“红旗渠纪念馆”六个黄色大字也随之映入眼帘。
“你们知道红旗渠是如何修建的吗?”“大家听说过‘除险队’吗?”“红旗渠建成后,给林州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进馆之前,负责本次讲解的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杨亚楠向同学们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大家带着满脑子疑问,进入纪念馆寻找答案。
“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史。”在“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第一展厅,杨亚楠站在林县旱荒记录表前介绍,从1436年到1949年的500多年间,林县就发生旱灾100多次,庄稼绝收30多次。
“旱、大旱、连旱、凶旱……”一位学生指着眼前的表格细细数着,声音越来越小,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凝重。
为解旱灾,必须修渠引水。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改变干旱缺水的困境,在党的领导下,从山西引漳河水入林县,用简陋的工具,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历时十年,在太行山上建成了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现在请移步到黑色方块区域,观看一个4D短片。”来到“红旗引领,创造奇迹”第二展厅,杨亚楠将大家带到一块超大的LED屏幕前。
“哎,好险!”“不会掉下来吧……”观看短片的过程中,同学们时而轻抚着胸脯压惊,时而捂着眼睛不敢看,仿佛置身于当年施工的险境。
修建红旗渠最经典的一个作业场景叫“凌空除险”。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红旗渠建设指挥部决定成立除险队,任羊成第一个报了名,并被推举为队长。
除险队如何工作?队员靠系于腰间的一根麻绳悬挂在半空,手拿除险钩把险石钩住,双脚猛蹬崖壁,借助身体往外荡的力量将险石拽下来。要保证石头往下掉时,人荡出去,等到石头掉下去,人正好荡回来。
“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跟随讲解,大家在一张黑白照片前驻足,照片中正是修渠英雄任羊成。他身上绑着麻绳,手上握着除险钩,因除险工作被砸掉三颗门牙,但仍然咧着嘴笑。
而观摩的人群中,早已有几个女同学偷偷抹起了眼泪……
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畴。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1966年三条干渠竣工通水,1969年红旗渠全线竣工。
“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第四展厅,展示修渠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有了水,林州的粮食亩产由几十公斤变为400多公斤,“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成为历史;有了水,荒山栽上树,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十年修渠培养了一大批敢想敢干的能工巧匠,上世纪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他们走出太行山,谱写了一首“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歌。
更为重要的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走出展厅,青年团员胡鹏搏有感而发:“30万林县人民,十年间仅靠双手及简单工具,就在这悬崖峭壁上修成红旗渠。我们成长在新时代,要弘扬红旗渠精神,努力学习,在奋斗中挥洒青春。”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红旗渠,学党史、明初心、知使命。通过这样的红色教育,让大家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金牌志愿讲解员”的牛琳琳说。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回去的路上,同学们的歌声更加铿锵有力……(记者 谢建晓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