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妖风”再现。

崇贤、城东新城、之江、瓶窑……随着杭州限售版图急速扩张,买房人的热情似乎愈发高涨。

动不动限售的中签率使得开发商的腰杆子越来越硬,令人眼花缭乱的幺蛾子也出来扑腾了。

几天前,有网友哭诉在摇号登记阶段,因拒绝置业顾问强迫购买车位的不合理要求而被直接拉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众人热议,莫非曾经臭名昭著的“捆绑车位销售+茶水费”恶疾又卷土重来?

杭州楼市乱象丛生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

01

当下杭州楼市之热,经历过的人怕早已有了切肤之痛。

越来越多“资质平平”的板块,中签率一路下滑往着限售的大门狂奔而去。

然而,如此行情之下,市面上仍有不少楼盘出现“0登记”。

怎么一回事,难道这些楼盘当真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并不是。线上0登记,线下排队买房,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技术性流摇。不用参加登记啊,等销售通知,当天排队认购,先到先得,直接选房。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技术性流摇?

第一,省钱。不摇号可以省下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公证费,虽然对于开发商来说是小钱,但是能省则省。

第二,增加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摇号需要在政府监管之下进行,你摇中了就买,没摇中就再接再厉,公平公正。

但是流摇后,就回到了2018年前,房子怎么卖由房企自己来定,想卖给你或者不想卖给你,都是他们的自由。

第三,卖车位。大家都知道,现在杭州地价比较高,新房限价还严格,一般开发商拿地的时候,利润已经几乎没有了,那么为了减少亏损率,他们会充分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车位配比,多造车位,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但是如今的政策是,买房不能绑定车位,你登记的时候,不买它们也拿你没办法。但是流摇后,你不买车位,我可就不卖房给你了,甚至是找都找不到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捆绑车位销售”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以杭州为例,走出“迷失的五年”后,绑定车位的楼市顽疾可谓历史悠久。

在这股不正之风最鼎盛的时期,部分楼盘甚至腐烂到需要要绑车位+付全款+茶水费+走关系。好在随着杭州市全面实行公证摇号政策后,这一现象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

不幸的,伴随这轮杭州楼市的长牛,这一现象似乎又有现卷土重来的迹象。

就在上个月底,东湖新城某刚需盘因此遭受了大波购房者的“痛斥”:

  “审核两次没过,就因为不买车位。”
  “不买车位不给摇号?”
  “登记成功也不会让你摇中,我是懒得去弄了。”

该项目加推的112套房源,共吸引688套房源,中签率低至16.28%。虽未限售,但离这根高压线也仅一步之遥。

按照项目方的说辞,之所以在意向登记期间捆绑车位,是怕登记人数太多,导致限售,所以预先进行一轮车位购买的一项调查工作。

对此,购房者表示无法接受,这就是暗搓搓的“捆绑销售”。可也无可奈何,层出不穷的#捆绑车位#,赶不尽也杀不绝。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去年9月份,这个楼盘由于行情冷淡,还一度闹出“精装改毛坯”的风波,变相降价以加速去化。

从流摇到中签率16%,从变相降价到捆绑车位,眼下这波火热行情,恰恰从侧面助长了开发商的不良风气。

03

不得不承认,捆绑车位此类乱象,就好比打不死的小强。那么开发商对的此种行为是否合规呢?

根据去年9月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商品住房销售价格行为监管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

  房地产经营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名义向购房者收取超过备案价格(包括装修价格)以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包括改造费、第三方平台收取服务费、咨询费、中介费、居间费等,并在销售现场进行公示。车位价格应事先承诺,不得捆绑销售。

开发商虽没有直接将违规行为摆到明面上,但置业顾问在私下的刻意引导也明显不合规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开发商对此趋之若鹜,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利”字。对他们而言,捆绑车位营销不仅能缓解车位的库存,提高利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精准“筛客”的效果,以此提高楼盘中签率,避开高压“限售”线。

如此只赚不赔的买卖,谁都想掺一脚,而购房者只能被动接受。

否则,买房时,开发商信誓旦旦地表示所有登记通道都是公开,资料审核都是公平。然后,楼盘开盘了,你却迟迟收不到选房通知,就这么被“遗忘”了。

台面上,台面下,永远都不是一回事儿。

04

购房者越来越难了,这是不得不直面的事实。

临近开盘售楼部尚未开放、置业顾问集体消失、开盘消息讳莫如深、主动劝退诚意购房者……

纵使购房者“有幸”得到了置业顾问的垂青,楼盘介绍那也真是轻描淡写,独自参观样板房更是“标准服务”。

开发商层出不穷的骚操作,几乎可以编录为一本“迷惑行为大赏”。

说到底,还是杭州的房子太好卖了。行情好的时候,开发商的“诚意”就变得很微薄。

当下杭州的精装配置,与5年前的放在一块比较,只会显得“不进反退”。

动辄千万的豪宅能够空出几幢打造架空层,是被当成加分项的;单价四五万的楼盘,在外立面刷上真石漆,依旧是不愁卖的;装标3500元/㎡能集齐三件套,是可以吹一吹的。

这不禁让我们怀念市场没那么热、房价没那么贵、开放商还那么有诚意的年代。

面对房地产市场强买强卖的不正之风,普通购房者要勇敢说NO。

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楼市监管力度的加码,堵上这股歪风邪气。

自助者天助之,健康的楼市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