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女性艺术家总是如此匮乏?当女性成为表达者,创作主题和思路是否会呈现某种共通性?在每一种新形式的媒介到来时,女性艺术家如何与观众建立关于性别议题的讨论?
这些问题或许无解,但一场参展艺术家皆为女性的展览也许能给你带来启发。

4月28日,新媒体展览《另眼:性别与媒介之间》于临港当代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以“女性的现代性”为主旨,邀请国内外11位女性艺术家共展出15组作品。

临港当代美术馆馆长王馨宁告诉我们,展览期望描绘独立、自由、自主与价值多样、色彩丰富的女性精神。

此次最重磅的展品莫过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呐喊》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可以说是当代最为重要也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之一,甚至有人称之为当代“艺术女王”。即使你不知道她,她的行为艺术项目“艺术家在场”(The Artist Is Present)想必也有所耳闻:每日坐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把木质的椅子上,等待任何一位观众坐到对面与之对视。某一天,她面对一个人泪流满面,因为对面是他分别了二十多年的恋人不期而遇。

■图片来源网络

这次展出于临港当代美术馆的《呐喊》延续了艺术家对身体和面部的凝视与被凝视。一副被艺术家要求在规定范围外观看的作品,呈现出相片质感,但真相是由雪花石膏和定制光线组合而来的雕塑作品。当女性一直作为凝视客体,当歇斯底里被认为是一种女性特质,一张张被审视的女性容貌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呐喊,2013

该展是临港当代美术馆的首个新媒体展览,涵盖了架上、雕塑、摄影、装置、影像等媒介的作品,以影像作品居多。馆长王馨宁说,临港新片区以智慧型现代城——“未来之城”来打造,围绕于此,临港当代美术馆将新媒体艺术作为全新探索方向进行学术研究。

本次展览策展人谢小敏介绍,在策展时,团队选取不同时期新媒体的代表性艺术家,呈现了在数字时代女性艺术家如何探索性别与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重新考虑身份问题。

本展学术指导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认为,现代城市孕育现代女性,展览以“女性的现代性”为切入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城市文明建设与发展框架,也与当今世界的“艺术之城”理论与实践高度吻合。

■邢丹文,一个人的房间,2019

开幕式结束后,LCAM新媒体艺术论坛《“想象力”——人类世中的艺术叙事与城市发展》作为此次展览的公共教育项目在美术馆开展。

临港当代美术馆特展《另眼:性别与媒介之间》由“现实关照”、“话语建构”、“自我与他者”三个板块构成,补充国内新媒体艺术门类中女性方向的学术研究。本展持续至2021年6月9日,在五一期间每天将有至少一场导览讲解,还将不定时举办延伸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