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部队规模
抗战胜利后,战略意义重大的东北地区成了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当时,中共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从全国各解放区抽调精锐赶赴东北,这其中最大的两支部队是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六万多人和新四军第三师的三万多人,分别由罗荣桓、黄克诚率领。
这两支部队合计9.5万余人,再加上冀东部队共有11万人。除此之外,曾克林带着4000多人作为先遣队率先挺进东北,到了1945年底,我军在东北的部队已经发展到了27万人。
在东北,因为没有根据地,缺乏群众基础,民众不愿意相信我军,所以林彪初到东北,一开始是在进行土改、整军和打土匪。同时,罗荣桓还组建了二线兵团,扩充了不少兵力,1949年四野南下入关时,已经有百万大军了,四野兵力最多时,达到了150多万人。
抗战胜利后,山东军区主力部队有27万人,罗荣桓从中抽调六万多精锐前往东北后,陈毅率新四军主力北移,当时,新四军主力有30多万人,除了前往东北的三师3.5万人和直接归中央军委指挥的五师约六万人,新四军主力仍有20多万人。1945年11月10日,留守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组成华中野战军;而留守在山东的八路军和陈毅带去山东的新四军主力则组成了山东野战军。1947年1月,这两支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这是三野的前身。发展到1949年11月,三野总兵力达到82.5万人,仅次于四野。
就部队规模来看,显然是四野更胜一筹。
02.歼敌情况
就歼敌数量来看,三野歼敌最多,消灭了807万国民党军中的245万,其中包括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整编74师和第五军,并且还派出10万兵力协助二野消灭了整编11师。四野歼敌数量为180万,但横跨的区域最长,从中国最北一路打到海南,而且也同样歼灭了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二,即全副美式装备的新一军和新六军。
03.经典战役
三野的经典战役很多,在解放战争初期,很多经典战役都是三野打出来的,比如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而同时期的四野并没有太多的经典战役,还处于发展阶段。到了中后期,四野才开始发威,三大战役就打了辽沈和平津两个,不过三野也有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可以说,不管是歼敌数量或质量,还是打出的经典战役,三野在这方面显然更胜一筹。
04.兵员素质
四野的兵员素质更高,而且更均衡。四平失利后,林彪开始注重提高官兵的作战素养,在东北战场上,他总结出了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等六大战术原则,并反复强调,所以在兵员素质上,四野远胜于其他野战军。
更难得的是,四野的各支部队战斗力都非常出色,不管是老部队1、2、3、4、6纵,还是陆续编进来的主力7、8、9、10纵,又或者是5、11、
12纵,都有很出色的表现。到了大决战前期,四野12个纵队的战斗力非常均衡,入关后,每个纵队近6万人,这是其他野战军做不到的。
就比如三野,三野的部队战斗力分为好几个档次,1、4、6、9纵是第一档次,战斗力最强,3、8、10、13纵是第二档次,其他为第三档次,不同档次的纵队,战斗力差距非常大,所以粟裕在指挥作战时,就需要兼顾到各个纵队。
05.名将数量
就解放战争而言,林彪与粟裕的军事指挥难分伯仲,然而,在兵团一级上,三野和四野的差距非常大,比如三野四个兵团司令,叶飞和宋时轮仿佛离开了粟裕的提点就不会打仗了,而四野的兵团司令,甚至是下面的军长、师长很多都是悍将。就名将来说,三野除了陈毅和粟裕,还有许世友、皮定均、陈士渠、叶飞、王必成、宋时轮、韦国清等。而四野不仅名将的数量多于三野,名气也普遍大于三野,除了林彪和罗荣桓,四野还有肖劲光、黄克诚、刘亚楼、邓华、韩先楚、李天佑、洪学智、刘震、梁兴初、钟伟、李作鹏、黄永胜等诸多名将。
综合来说,三野前期更强,四野后期更强,这其中的分界点应该是1947年6月到8月。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四野采用了新的扩军模式,即组建二线兵团,而华东以及其他战场往往从俘虏中直接补充或者让地方部队升级,与之相比,罗荣桓组建二线兵团更能维持部队的战斗力。而随着林彪六大战术原则在各纵队中实施,四野各纵队的战斗力不仅提高了,而且也比较均衡,三野的纵队则比较有特色,就比如粟裕的嫡系第一、第四、第六纵队擅长野战,三、八纵擅长攻坚,九纵攻防并举,其余部队就不太行了。
第二,三野七月分兵损失巨大。第三,东北的粮食足以保证四野强大的养兵能力,而且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还有苏联的援助和关东军留下的大量武器,非常有利于部队发展。而在国统区腹地作战的三野,就缺少这样的条件。
此消彼长下,到了后期,自然是四野更强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