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那么的一天到来哟,人人有田耕,人人有屋住,人人有饭吃……”
这是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16岁时创作的一首诗,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衣院士》首演取得圆满成功

4月28日,一部名为《布衣院士》的时代报告剧在华南农业大学丁颖礼堂首演。该剧就讲述了卢永根一生的感人故事,许多观众在现场热泪盈眶。
“看哭了两次,话剧(音乐剧)的感染力真的强,真的有机会要去现场,卢院士的诗被大家唱出来的时候,瞬间热泪盈眶。”一位在场观众看完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今年是建党百年,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广播电视台出品,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和新闻广播频率承办,华南农业大学协办的《布衣院士》正式亮相。该剧作为广东党史学习教育的组成部分,以建党百年的风雨历程为大背景,讲述卢永根院士一心向党、一生为国、一身正气、一世恭俭的感人故事。
为何一个主旋律报告剧如此具有感染力呢?
“这个人物身上没有太多戏剧矛盾和冲突,但随着你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你会被他那种对信仰的追求,包括他内心的纯真所感动。”时代报告剧《布衣院士》总导演、编剧陈晓琳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衣院士》将影像资料、照片等和演员的演绎交织在一起,呈现给观众。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他身上有大时代脉络下的典型性。”陈晓琳称,她从卢永根身上能看见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信仰。
1930年12月2日,卢永根出生于香港。
1949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进入广州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学习。1952年11月,岭南大学农学院和中山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他也随之成为华南农学院大四的学生。
他从此未离开过华南农业大学,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相关研究被学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他与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总共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他始终发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据《广州日报》报道,卢永根夫妇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在他们家房子里,找不到一件新式的家具,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蚊帐用的是竹竿,几张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这些简易的家当,已经陪伴他们半个多世纪了。
“不舍得扔,这些东西没有用烂,还能用,物还没有尽其用。我认为生活过得好,不是单纯地追求所谓舒服,我很注重建立一种比较好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万事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卢永根说。
在入院治疗前,年过八旬的卢永根夫妇家里没有全职保姆,都是自己打饭或做饭,他经常跟和学生一起排队,打上两份饭。在饭堂吃完,再将剩下的一份饭带回家给老伴徐雪宾。
改革开放后,他曾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
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他不选择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原因,他坚定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卢永根曾公开发表文章说,“真正爱国的青年科学家都应扎根祖国。外国实验室再先进,也不过是替人家干活。”
他还经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2年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在任期间,他通过大刀阔斧改革推动了华农跨越式的发展。
而对即将出国深造的每位教师,他也时常勉励早日学成归国。
2019年8月12日4时41分,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晚年罹患重病后,他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忠诚于教学科研的青年优秀教师,并决定去世后把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此举令所有人都感动和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衣院士》的创作目的,如何去感动新时代的年轻人。

戏剧版”的报告文学
卢永根院士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17年,他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9年,他获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同时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他为“时代楷模”称号。
2020年初,新冠肺炎暴发以前,陈晓琳领到任务——以卢永根的故事为原型创作一部剧。
如何再现这位永葆初心、矢志奋斗布衣院士的感人故事,这对创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创作期间,陈晓琳父亲也去世了。她的父亲拥有相似的时代烙印,由此更加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
“我总觉得我父亲和卢永根院士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生在香港的中产阶级家庭,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回到内地上大学,都参加了祖国火红的建设,都下放干校,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都真诚待人,都热爱写诗,都忠于爱情……创作《布衣院士》的过程中,我父亲走了,留给我不尽的思念,我一直感谢这个创作的机会,因为讲好卢永根的故事,是我对父亲最好的怀念。”
陈晓琳称,她想通过创作去了解那一代人身上可共情的东西,而且她留给自己的创作基调和标准是——如何去感动新时代的年轻人。
“我想告诉大家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人生应该怎么样才精彩。”陈晓琳对澎湃新闻称,开创作会时,她进一步强调《布衣院士》要洋溢着青春气息。
“我们40名群演全部都是大学生。”
不仅如此,《布衣院士》在艺术手法上作出创新,探索用戏剧与纪实相结合的手法,将卢永根院士的影像资料、照片等和演员的演绎交织在一起,呈现给观众,顾名思义,是“戏剧版”的报告文学。
在舞台呈现方面,《布衣院士》勇于创新,在借用音乐剧元素的同时,使用了大量历史真实影像资料,与舞台上的演绎形成呼应,还原真实场景,给予观众一种特别的“沉浸式体验”。
“我们运用了音乐剧、话剧和纪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给观众多维度的艺术体验。”陈晓琳说,让观众仿佛跟随着卢永根院士的脚步,经历了从青葱少年到耄耋老者的风云岁月。
最让现场观众印象深刻的是,卢永根在16岁时写下的那首诗在全剧多次出现,“假如那么的一天到来呦,人人有田耕,人人有屋住,人人有饭吃……”
如今,卢永根院士诗中的美好愿景已然成为现实。
国家一级演员王钰涵在剧中饰演卢永根,生动刻画了卢永根院士从青年到老年的舞台形象。
为饰演卢永根院士这个角色,王钰涵做了很多功课,不仅在网络上查阅生平资料之外,他还找到卢永根院士的同事和学生,乃至听过他演讲的人,希望能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去感受人物魅力。
“我本人也是共产党员,卢院士的个人魅力一直在创作过程中影响我激励我,能量感很强,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每一位演职人员,这也许就是传承。”王钰涵对澎湃新闻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衣院士》全剧让观众一起经历了,卢永根院士从青葱少年到耄耋老者的风云岁月。

4月28日晚,《布衣院士》首演十分成功,多位观看首演的观众向剧组发来饱含深情的观后感,声称是一场“灵魂洗礼”。
作为《布衣院士》的导演和编剧,陈晓琳也感触万千。
“我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去完成了我父亲的一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