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咖啡的叔叔 融媒天下 4天前收录于话题#舆情18个清华大学女生的一段舞蹈火了。实话实说,女孩子们不怎么放得开的舞蹈动作,显得有些陌生,加上金黄色流苏的舞蹈服拖后腿,背后还是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大礼堂,放在百年校庆大背景下,确实在有些违和。
这段舞蹈,引起了网上一片吐槽声。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有的甚至上纲上线,认为这是大学精神的没落。更有甚者,有人把这段舞蹈跟乡村“艳舞”和KTV陪侍联系起来,这不仅下流,而且丧失道德底线。鲁迅先生将《红楼梦》定义为“清之人情小说”,并且论述小说的主题道:“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以前我不太明白这段话的意思,现在我明白了。清华是排名第一顶尖大学,能考上清华大学的学子,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好多还是所在地方的“状元”,在这个应试选拔的机制下,他们能考上清华,该牺牲多少时间付出多大的努力?由这些学生课余组成的舞蹈团队,能有多高的水平?我们作为欣赏者,看到这个业余团队的演出,难道不能安静地欣赏,友善地吐槽,然后一笑了之吗?不能把她们当成舞蹈学院的学生来来要求。学霸跳的尬舞还是尬舞,但是跳了尬舞的学霸还是学霸。这些女孩本身就是在高考的白热化的竞争中冲进了清华,人生的目标本来就不是跳舞。一次不成功的表演既不足以否定她们的努力,也不足以否定清华大学。谁没有过青春?谁没有年轻过?想想咱们上大学的时候,比这尴尬的糗事多了去了。参加足球比赛,大庭广众之下踢出乌龙球;参加晚会演出,众目睽睽之下唱歌忘词跑调;参加周末舞会,怎么也学不会简单的三步四步,还老踩舞伴的脚......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尴尬,都变成了菁菁校园的美好回忆。相反,我们应该对那些跳舞的清华女生致以热烈掌声。青春是身体,更是一种精神状态。敢于打破偏见,勇敢秀出自己,和清华“自强不息”的校训,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对广大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或许也能从这些女孩身上发现更多的“成功秘笈”:考上清华,并非只靠题海战术,勇敢、个性、活力,以及不畏惧别人的眼光,或许才是一个孩子真正有精神力的地方。去年有一段诺贝尔奖颁奖视频,三位获奖女性现场致辞,她们不但“知性”,而且“性感”和有趣,一点都“不像科学家”。事实上,这种“不像”其实正是她们的魅力所在。并不是她们错了,而是公众的印象陈旧了,而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打破陈规”。说到这,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位知性、美丽的清华女子,她是寒门出贵子的写照,更是在30岁那年就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之一,她就是国人熟知的颜宁。然而,在她落选中科院院士之后居然回到美国任教,颜宁的所作所为一度让国人很是不解甚至认为她是负气出走美国的。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四年时光中,颜宁掌握了很先进的科学技能,然而,因为国内就业环境的相当局限,最终,这位敢闯敢拼的姑娘凭借着一封寄给普林斯顿大学的自荐信让这所世界名校的招生老师对颜宁产生兴趣,最终,颜宁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回国时的颜宁也才30岁,而她当时就已经在世界生物科学界有着相当高的名气和声望,回到国内,更是直接选择回到清华任职,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女教授。2014年,颜宁带着当时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中国团队耗时六个月最终破解了生物科学界的世纪难题。在世纪难题被攻克之后,颜宁获得了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以及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等等殊荣。在2016年,她还获得了“中国科学之星”的称号,更是在2017年入选“影响中国2017年度科学人物”。而在2017年,在提名中科院士落选后,颜宁选择回到普林斯顿大学任职终身生物学系讲席教授,而她也重新开始在美国进行新的事业突破,2019年,颜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身份。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颜宁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科研高水准,而随着人们对于生物科学领域的深入了解才发现,颜宁去往美国对于她自身以及世界生物学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颜宁也以不同的方式回馈着祖国。其实,清华大学也有很多“异类”。吴虹飞,女生,侗族,一位来自广西的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大学环境工专业,读了四年后,却鬼使神差地考了中文系当代文学研究生。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吴虹飞做过新京报以及南方周末记者,后来做了乐队的主唱。现在,吴虹飞致力于推广家乡的侗族大歌,组建了一支侗族音乐乐队。看看,清华大学培养了多少人才?不仅有科学大师,还有文艺明星,这才是大学气象。大家熟悉的高晓松、水木年华乐队成员,也大都是清华毕业的。唯有包容,方为大学。一个包容的土壤,一个宽松的社会风气,才能诞生真正的大师。一个处处苛求,处处骂声,充满戾气的风气中,是没有真正自由可言的。所以,清华女生跳个舞,看客们真没有啥好生气的。赏?

清华大学女生的一段舞蹈火了。实话实说,女孩子们不怎么放得开的舞蹈动作,显得有些陌生,加上金黄色流苏的舞蹈服拖后腿,背后还是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大礼堂,放在百年校庆大背景下,确实在有些违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舞蹈,引起了网上一片吐槽声。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有的甚至上纲上线,认为这是大学精神的没落。更有甚者,有人把这段舞蹈跟乡村“艳舞”和KTV陪侍联系起来,这不仅下流,而且丧失道德底线。

鲁迅先生将《红楼梦》定义为“清之人情小说”,并且论述小说的主题道:“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以前我不太明白这段话的意思,现在我明白了。

清华是排名第一顶尖大学,能考上清华大学的学子,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好多还是所在地方的“状元”,在这个应试选拔的机制下,他们能考上清华,该牺牲多少时间付出多大的努力?由这些学生课余组成的舞蹈团队,能有多高的水平?我们作为欣赏者,看到这个业余团队的演出,难道不能安静地欣赏,友善地吐槽,然后一笑了之吗?

不能把她们当成舞蹈学院的学生来来要求。

学霸跳的尬舞还是尬舞,但是跳了尬舞的学霸还是学霸。这些女孩本身就是在高考的白热化的竞争中冲进了清华,人生的目标本来就不是跳舞。一次不成功的表演既不足以否定她们的努力,也不足以否定清华大学。

谁没有过青春?谁没有年轻过?想想咱们上大学的时候,比这尴尬的糗事多了去了。参加足球比赛,大庭广众之下踢出乌龙球;参加晚会演出,众目睽睽之下唱歌忘词跑调;参加周末舞会,怎么也学不会简单的三步四步,还老踩舞伴的脚......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尴尬,都变成了菁菁校园的美好回忆。

相反,我们应该对那些跳舞的清华女生致以热烈掌声。青春是身体,更是一种精神状态。敢于打破偏见,勇敢秀出自己,和清华“自强不息”的校训,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对广大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或许也能从这些女孩身上发现更多的“成功秘笈”:考上清华,并非只靠题海战术,勇敢、个性、活力,以及不畏惧别人的眼光,或许才是一个孩子真正有精神力的地方。

去年有一段诺贝尔奖颁奖视频,三位获奖女性现场致辞,她们不但“知性”,而且“性感”和有趣,一点都“不像科学家”。事实上,这种“不像”其实正是她们的魅力所在。并不是她们错了,而是公众的印象陈旧了,而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打破陈规”。

说到这,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位知性、美丽的清华女子,她是寒门出贵子的写照,更是在30岁那年就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之一,她就是国人熟知的颜宁。然而,在她落选中科院院士之后居然回到美国任教,颜宁的所作所为一度让国人很是不解甚至认为她是负气出走美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四年时光中,颜宁掌握了很先进的科学技能,然而,因为国内就业环境的相当局限,最终,这位敢闯敢拼的姑娘凭借着一封寄给普林斯顿大学的自荐信让这所世界名校的招生老师对颜宁产生兴趣,最终,颜宁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

回国时的颜宁也才30岁,而她当时就已经在世界生物科学界有着相当高的名气和声望,回到国内,更是直接选择回到清华任职,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女教授。

2014年,颜宁带着当时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中国团队耗时六个月最终破解了生物科学界的世纪难题。在世纪难题被攻克之后,颜宁获得了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以及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等等殊荣。在2016年,她还获得了“中国科学之星”的称号,更是在2017年入选“影响中国2017年度科学人物”。

而在2017年,在提名中科院士落选后,颜宁选择回到普林斯顿大学任职终身生物学系讲席教授,而她也重新开始在美国进行新的事业突破,2019年,颜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身份。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颜宁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科研高水准,而随着人们对于生物科学领域的深入了解才发现,颜宁去往美国对于她自身以及世界生物学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颜宁也以不同的方式回馈着祖国。

其实,清华大学也有很多“异类”。吴虹飞,女生,侗族,一位来自广西的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大学环境工专业,读了四年后,却鬼使神差地考了中文系当代文学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吴虹飞做过新京报以及南方周末记者,后来做了乐队的主唱。现在,吴虹飞致力于推广家乡的侗族大歌,组建了一支侗族音乐乐队。

看看,清华大学培养了多少人才?不仅有科学大师,还有文艺明星,这才是大学气象。大家熟悉的高晓松、水木年华乐队成员,也大都是清华毕业的。

唯有包容,方为大学。一个包容的土壤,一个宽松的社会风气,才能诞生真正的大师。一个处处苛求,处处骂声,充满戾气的风气中,是没有真正自由可言的。

所以,清华女生跳个舞,看客们真没有啥好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