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红色文化景点已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很多游客前往蓬溪县旷继勋纪念馆和四川红军第一村,了解旷继勋领导的蓬溪起义,感受红色文化魅力,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而其中,年轻人的面孔越来越多,遂宁红色文化正成为年轻人汲取力量的“营养剂”。

2月24日一大早,旷继勋纪念馆内陆续迎来几批客人。其中,一位带领着几个小朋友认真拍照的年轻姑娘特别抢眼。

“这是我第二次来参观。”20多岁的胡婷是大英县回马镇人,在深圳的一家电子厂上班,计划3月2日离开家乡返深圳上班。出发前,她决定带着母亲、外婆和几位表弟表妹到旷继勋纪念馆再来一次红色之旅。“一个人在外面打工不容易,希望能从旷继勋的革命故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胡婷说。

就在同一天,位于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的“·四川红军第一村”基地也迎来了几位年轻游客,他们手拿专业的小型摄像机,一边拍摄一边讨论。

“我们从成都过来,在网上看到四川红军第一村的资料后,决定过来拍摄制作一部微视频,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的红色专项赛。”其中一位年轻人名叫陈冰欣,她告诉,他们都是四川师范大学资讯系大一的学生,此次趁假期,专程来遂宁进行为期三天的“红色文化”拍摄。在他们看来,无论是从旷继勋的革命故事中,还是从四川红军第一村的建设者和牛角沟村的村民们身上,都看到了对红色文化的坚守。“这些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在现场看到,一期项目中的旷继勋牛角沟起义陈列馆、旷继勋牛角沟起义旧址、农耕博物馆、游客中心、红军食堂等都已对外开放,学员宿舍楼和红色讲堂正在加快建设。

“四川红军第一村基地预计今年3月底试运行,学员宿舍楼和红色讲堂预计4月底投入使用。”“·四川红军第一村”项目文化总顾问王益说,届时,游客可以前来穿红军装、走红军路、吃红军餐、听红军故事,开展红色培训、红色研学等活动,寓教于游、寓游于教,让英烈的动人事迹洗涤和净化人们的心灵。

(全媒体蔡志凌)

进山人员进行扫码登记、体温监测后方可进山。春节期间,为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高位推动末端发...

蓬溪资讯,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来源:地方网遂宁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作者/来源:二三里资讯遂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