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副全在进行传拓教学

站在梯子上的蔡副全发现唐代题壁墨迹。

多年来,我不记得有多少次摩挲于这块汉碑面前,其雄强朴厚的汉隶书风每每让我激动不已,这种感受是在读帖中无法体会到的。

■ 口述:蔡副全 陇南师专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 记录:袁鹏 妇女报全媒体

他是学院教授,工于书画、嗜好金石,置身书斋、潜心于文献考据之际,却又留恋于山水,醉心于访古拓碑,行走间,解读着陇南大地上一个个历史文化密码。他痴迷于《西狭颂》,甘愿成为这块汉代摩崖石刻的守护人,这块山水之畔的碑刻也成为他与远古历史文化对话的窗口。他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行走于书画边缘的文化人”。他就是蔡副全,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陇南人。

蔡副全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参与教育部项目两项。他的科研成果曾获甘肃省科研成果二等奖,他还在《世界宗教研究》《边疆史地研究》《敦煌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西狭颂》对我的影响

我是中师毕业,毕业后当了三年小学老师,后来参加成人高考,在西北师大学习四年,本科毕业后,到成县师范工作,也就是后来的陇南师专,我一直从事的是美术教育工作。

上中师的时候,我喜欢上了书法,当时我的班主任老师是杨清汀,是他把我引入了书法的门庭。后来在西北师范大学读书时,我又遇到了我的恩师靳鉴先生,靳先生长于篆隶、篆刻,他的学养、为人对我有很大影响。

说到书法,就离不开《西狭颂》,当年在成县上中师时我就对《西狭颂》有所了解,后来任教于成县师范时,我多次到鱼窍峡游历。《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正名《惠安西表》,又称《李翕碑》《李翕颂》,俗称《黄龙碑》。摩崖刻石《西狭颂》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年)六月十三日镌刻于甘肃成县鱼窍峡中段青龙头南壁。《西狭颂》作为汉隶成熟的典范代表,它与《石门颂》《郙阁颂》并称为“汉三颂”。《西狭颂》集篆额、正文、题名、题记及刻图为一体的完备形制,在历代碑刻及摩崖石刻中极为罕见。不仅其书法艺术为中外书家所称道,《西狭颂·五瑞图》也是汉代典型的“图谶”祥瑞。《五瑞图》与《西狭颂》是珠联璧合、图文并茂的汉代石刻书画精品,其气韵高古的书法和浑朴简劲的汉画艺术为古今学者称赞不已。

如何欣赏《西狭颂》的艺术之美,在我看来,《西狭颂》书法艺术特征可以从“方正”“宽博”“静穆”三个方面去理解。《西狭颂》正文二十行,正文中绝大多数字形是正方,这在汉隶中极为少见,《西狭颂》的“正”,是一种质朴的平正,故显得大智若愚;《西狭颂》的宽博和方正是一致的。其结字外紧内松,中宫疏宕,故显得大气磅礴。此碑结字,未作大疏大密的对比,而是信手拈来,平淡处之;《西狭颂》的方正与宽博正好映衬它的静穆。梁启超《碑帖跋》称《西狭颂》“雄迈而静穆”。静美作为一种具体的审美形态,如潭水映月、幽谷流泉、鸟鸣空山……它给人以心旷神怡的美感,若反映到书法作品中来,会使人获得更深的艺术享受。表现在书法实践方面,书法静美是一种含蓄、内力的体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书法静美在艺术意境中是一种无言之美、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它是一种醇美、真美,是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西狭颂》不只在书法史上有重要价值,它同时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交通地理、金石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很多人不了解《西狭颂》,这一方面是因为《西狭颂》地处偏僻,亲读摩崖者极其有限,另一方面也因为《西狭颂》实藏深奥,难以理悟和把握,这也是深研《西狭颂》的学者不易出成果的原因。

《西狭颂》艺术风格上的既有庙堂之气、兼具山林之风,决定了它非凡的气度。因为对书法感兴趣的缘故,对《西狭颂》的研究和我对书法的学习可以说互相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一天天深刻。不仅是书画方面,这些年我在研究、书写《西狭颂》的同时,篆刻方面也有所涉猎,我篆刻的不少作品,内容多取自《西狭颂》。

多年来,我不记得有多少次摩挲于这块汉碑面前,其雄强朴厚的汉隶书风每每让我激动不已,这种感受是在读帖中无法体会到的。

金石精神是一种文化情结

由西狭石刻群到成县残碑断碣,再到陇南境内的金石题壁,这些年,我一边研读金石著作,对陇南金石、题壁文化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我做了大量的野外调查,除了遍访、拓印成县境内的碑刻、金石题壁,我的脚步还踏遍了陇南8县一区山野乡间,通过悉心摸索椎拓技巧,积累了大量一手的拓片资料。

金石学是古代一门朴素的考古学,金石学的金其实指的是以青铜器为主的一些器物,石刻、碑碣这一类的刻有文字类地称之为石。庄子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的理解就是只要你虔诚执着于一件事,就会感天动地,金石也会为你敞开大门。所谓金石精神,其实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情结。陇南处于特殊地位,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其金石文化遗存的始发性决定了遗存的深厚性,民族的交汇性决定了遗存的丰富性,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遗存的多元性,开发的始缓性决定了其保存的完整性。对金石文化的这种情结可以说是我潜心于陇南地区金石考古的初衷。

在研究《西狭颂》的过程中,我还在《西狭颂》所在的成县天井山鱼窍峡中发现了不少题壁遗迹,这些我都做了收集拓印。我在对陇南八县一区的野外考察中,有许多碑刻都是前人没有发现过的。比如东距《西狭颂》摩崖约一公里处南侧崖壁上的《汉将题刻》,其年代久远,书法风格独特,此前无任何书籍载录,比同地的《西狭颂》摩崖早86年,是迄今甘肃境内发现最早的摩崖石刻。这些碑刻、题壁,除了像《西狭颂》这样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摩崖石刻,更多的是残碑断壁。

这当中需要提一下的是这些碑刻中有很多是明清时期的墓志铭碑刻,在这些碑刻中,我发现有许多碑刻记载了墓主人妻室的内容,在这些跟女性相关的碑铭记载中,女德方面的内容占了很大部分。另外碑铭中记载显示,有的墓主有好几房妻室,而墓主人妻室的记载中很多是关于女性去世的时间、年龄,其中很多女性去世的时间都特别早,这一方面说明了当时医疗水平不高,女性的健康状况恶劣;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这些附着在男性墓主人碑铭上的女性文字记载,女德和早逝是她们留给这个后世最为清晰的痕迹。这类碑拓是需要关注的。

金石同时作为一门艺术,如何欣赏,我觉得它包含了山野间寻访的发现之美、残碑断碣的残缺之美,还有艺术之美。这也是金石学的魅力所在!

最近我打算出一本书,这个书正在编纂之中,书名就叫《陇南金石释录》。

处世无奇但率真

田野考察有乐趣,也有危险。有很多题壁刻在很陡峭的崖壁上。有次在成县鸡峰山的一次野外考察中,我发现山上一处斜坡上有一段壁刻文字,我就顺着这个斜坡下去察看,而斜坡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当我做完考察往上攀爬的时候,一不小心从坡面上滑了下去,如果不是有一棵树挡住了我,那次的情况非常危险,而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

作为一个陇南人,总想着为陇南做点事,2007年以来我在学院开了一门“陇南金石题壁文化”,这门课现在也成了省级精品课程,去年也评上了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很高兴现在我的这门课学生都很喜欢,这也是我们陇南师专这次升本的特色之一。

《西狭颂》是先人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继承发展《西狭颂》这样的文化遗存,让它古为今用?这几年,结合陇南的脱贫攻坚工作,我们也积极投身其中,我们研创了一些和《西狭颂》为内容的文创产品,比如我们把《西狭颂》的文字、书法、图像刻在紫砂壶上、茶叶罐上、茶杯上,画在餐具上、旅行茶具上,把历史与当下、高雅文化与日常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西狭颂》从书斋走进了日常生活中。其中我设计的《西狭颂》文创旅游茶具喜获2019年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传家有道唯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我出生于农家,父辈踏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家风是对我最大的影响。从事书法艺术也是如此,书法艺术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文与书皆由心生。书法往往只是兼项,书法人要读书,也要做学问,起初是写技法,而到更高境界便是写人品、写修养。

我更推崇《西狭颂》的古朴、厚重之风,而读书、传古、修身,可以说就是我自己的书法之路。

来源:妇女报

作者/来源:陇南成县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