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博物馆上了热搜,为啥呢?因为湖南博物馆每日放票9000张,天南海北的网友们为五一节假日期间的博物馆门票半夜不断刷屏,纷纷吐槽堪比春运抢火车票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博物馆为什么这么火呢?当然是因为有一拨重量级镇馆之宝,除去马王堆系列文物外,皿方罍绝对算得上姓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皿方罍(léi),全名叫皿天全方罍,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分为器身和器盖两部分。

皿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大族,“天全”是器主名字,“己”是受祭拜的庙号之名。“罍”诞生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期,绝迹于战国时期,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

罍以圆形居多,方型十分稀少。据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介绍,这类文物,有字的比没字的珍贵,单个的比成双的珍贵,方的又比圆的珍贵。而皿方罍三者都占全了,且器型硕大,雄浑庄重,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被誉为“方罍之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去它本身的文物价值,它背后的故事,更让人泪目和动情。

1919年,在一场大雨之后,湖南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农民艾清宴意外发现了这个造型古怪的大家伙,于是搬回家放米。

1924年,益阳古玩商人石瑜璋以400银元购得皿方罍器身。为啥只买了器身呢?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器盖被艾清宴拿给新民小学充当儿子的学费了。另一种说法是石瑜璋来买时,艾家怕贱卖了,就让儿子抱着器盖去附近的新民小学跟校长钟逢雨请教。校长到底是个文化人,一看不得了,这是文物啊!马上扣下器盖说,我出八百,你把盖留下,赶快回家把器身拿过来。艾清宴的儿子飞奔回家告诉父亲,石瑜璋一听,也不管什么器盖了,迅速扔下400银元,抱起器身就跑了。

就这样,器身与器盖分了家,没想到再相聚已是近百年后了。

后面就只能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器盖。器盖在钟逢雨校长手里没呆多久,1925年,就被听闻消息的当地驻军团长周磐以三千银元强行购走。另一种说法是多方势力都想得到皿方罍,钟校长有点害怕,于是主动提出把盖交给周团长,条件是周团长帮学校修缮校舍,周团长自然求之不得。

当时新闻还报道了新民小校校长钟逢雨举报石瑜璋买走皿方罍之事,时任教育总长章士钊要求湖南省长进行追查。只是当时军阀混战,器身的查找一直没有结果,而器盖则一直在周团长手里。

直到解放后,周团长在昆明被捕(1950年),他为了能得到宽大处理主动交出了器盖,不过最终周团长还是被处决了。 195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金明将器盖和相关材料,转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存。1956年,湖南省文管会与湖南省博物馆合并,器盖和相关材料也移交湖南省博物馆。从此,器盖在湖南省博物馆安家落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器盖相比,器身就命运多劫了。

石瑜璋购得器身后,知道这是一个烫手山芋,迅速将其加价转手。1928年,法国学者乔治·苏利耶德莫朗所著《中国艺术史》中,收录了皿方罍器身照片,并介绍为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等收藏,这几位都是民国期间专职从事文物收藏贩卖的人。此书1931年在美国出版。

1930年至1950年,皿方罍器身由日本藏家浅野梅吉收藏。1961年出版的其遗稿《中国金石陶瓷图鉴》,收录了皿方罍的照片,在文字说明中介绍购于1930年。

1950年,皿方罍器身转给日本藏家新田栋一,直到2001年。

1992年,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先生在新田栋一家中见到皿方罍器身,确认与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器盖为一套。

2001年,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皿方罍器身,各方闻风而动,上海博物馆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派代表携巨资参与竞买,可惜预算不足未能成功,最终由一位法国买家以924万美元拍得,创下当时中国青铜艺术品拍卖价格之最。 924万美元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它相当于那场拍卖会284个拍品总成交额的三分之二。

2014年,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再次拍卖器身,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牵头,湖南文博界、企业界和收藏界代表组团赴纽约进行洽购。卖方也知道这器身与湖南省博物馆的器盖是一套,而湖南省博物馆是绝不可能出让器盖的。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湖南省博物馆特意打造了一个盖子的3D模型,带过去跟卖方、拍卖行展示,两件物件本为一体,若能成全二者重归一体,将是文物界千古流传的美谈。最终湖南省博物馆的亲情牌打动了卖方,经过艰苦谈判,以原估价的一半但仍然高达2000万美元的价格,换取了皿方罍的回家之路。湖南省博物馆也在买方协议中做了“永久收藏,永远不再出现在拍卖会上”的庄严承诺。

在付定金的时候,还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插曲。商定的预付定金300万美元,由于准备的银行卡有刷卡数额上限,结果专门找了两个人刷了两天的卡,一共刷了1000多次才把定金给付了。

2014年6月12日,在纽约举行了皿方罍器身交接仪式。

2014年6月28日,皿方罍器身与器盖在湖南完成合体,永久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至此,这件距今3000多年、在海外飘零了近百年的国宝文物,终于回到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的《国家宝藏》节目有一期主角就是皿方罍,守护人是黄渤,他深情演绎了皿方罍的艰难回家路,那一句“我就想回个家,怎么就这么难!”,看得观众瞬间落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沉寂三千年多年后才重现于世,明明是一体而生,却在现世后天各一方。器盖辗转国内,而器身则几易其主,飘零海外。其遭遇背后是当时我们国家羸弱,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宝贝。而最终器身能够回归故土,也是我们国家实力的增强,才有机会让我们的宝贝回家。

虽然历经百年动荡,皿方罍终归合体,结局总算圆满,但还有很多文物没有这么幸运,至今仍在海外漂泊,让我们每个中国人用心珍惜和守护每一件中国文物。

注: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完>

#21天图文打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