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茅台镇、习水县习酒镇、桑木镇和古蔺县等地沿赤水河的局部,地处川黔结合部,当地有一部分乡镇村落与自贡口音几乎相同,却与周围的口音不同。茅台和古蔺著名的酒文化誉满天下,而鲜为人知的是,茅台酒的重要推手,却是自贡厚重的井盐文化。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清人郑珍语)的繁华写照。正是因为有自流井的“川盐走贵州”,才有了自流井的秦籍盐商“聚茅台”,进而才有了茅台国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话分区图

由于地理环境及盐的质地等原因,贵州不产盐,绝大部分食盐都是从自流井运入。自贡的井盐入黔主要通过4个口岸:泸州市的叙(永)岸、贵州省的仁(怀)岸、重庆市的綦(江)岸及涪(陵)岸。其中,仁(怀)岸的运输线路是:从自流井张家沱码头出发,沿釜溪河一路下行,到富顺县城关镇入沱江,又一路向东到泸县入长江,到达合江县后,转入到在此汇入长江的赤水河,再一路南下到达赤水,又经习水、二郎滩,最后到达茅台镇——当时茅台还只是一个村。仁怀古盐路上流传着许多川盐入黔的故事,同时还流传着许多反映盐运工人生活的民歌,如《背盐歌》、《拉船歌》等。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一些陕西商人来到自流井经营他们熟悉的钱庄、当铺的同时,开始贩运井盐到川滇黔边。清雍正年间,大批陕西籍盐商陆续聚集到自流井,他们勇于开拓,敢于在原来川人不敢或不愿去的地方大胆开辟新的市场,并且在回程时捎带下游的布匹、瓷器、山货等到自贡出售,利润颇丰。有了丰厚的财富积累后,秦商们开始买地造屋,并于乾隆元年(1736年)投资万两白银,在自流井修建西秦会馆(当今自贡的标志性建筑)。自清乾隆八年(1743)以来,对赤水河进行过四次整修,自贡和仁怀的往来更加紧密。清嘉庆以后,秦商开始投入井灶生产,至第一次“川盐济楚”时,秦商进入鼎盛时期。据清代刘蓉在相关文献中记载:“川盐各厂井灶,秦人十居七八,蜀人十居二三。”而销往贵州的自贡井盐,几乎都由自流井的秦商贩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南区位图

茅台,最初并不产酒,而是一个自贡井盐的流通集市。1803年,具有雄厚资金和先进经营管理水平的自贡秦商,看中了川黔结合部的好山好水,带着具有创新能力的自流井酒师来到茅台村酿酒。酒师通过努力探索,很快掌握了高品味蒸馏酒的酿造技术,使得茅台在井盐和其他物资贸易昌盛的同时,酒业也逐渐兴盛起来。一位姓刘的陕商居茅台村,回到故乡西凤酒的发源地陕西柳林镇,找到一位姓田的配酒师来到茅台村,以西凤酒配方加赤水河水,经九次勾兑造出了香醇可口的茅台烧锅。这是最初的茅台酒,这也是因盐而生发出来的美酒。茅台酒是自贡盐商的附带产品,同时又是那些行商和坐商的重要商品。秦商将川盐贩运到茅台,再卖给黔商,由他们通过陆路贩运到贵州省各地出售,自己却像捎带布匹、瓷器、山货等一样,将大量茅台酒带回自贡盐场销售。在清嘉庆年间,茅台镇的酒无论是数量(年产量达170吨)、质量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荣局面。这样的局面保持了近百年。到了清同治八年(1869),盐商华联锋在此建立了贵州成义茅台酒厂,所产酒使用 “仙女飞天”、“百年老窖”等商标。在成义酒厂创建十年后,茅台镇又出现了荣和酒厂,创办人是经营天和盐号的盐商王立夫。经过长期发展,到了20世纪20年代,荣和酒厂的规模已和成义酒厂不分上下。在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奖的茅台酒,就是荣和酒厂送展的“王茅牌”。而这些茅台酒业世家,都与自贡盐商的关系密不可分。尤其是王立夫的祖父王振发,在自贡盐商的帮助下,囤积居奇赚得了第一桶金,成为茅台巨富,为酿酒打下了基础。

商贸和文化往来,促进了方言的合流。至今,在著名的酒产区古蔺和仁怀,仍有一部分乡镇集市村落的人操着一口自贡话。2000年,仁怀市在吴公岩修建了盐文化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盐运文物。其中有两件古代称盐的大秤铊,它是盐路上重要的历史见证。

作者/来源:地球小科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