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宋辽历史的都知道,宋朝与辽国自公元九七九年到一零零四年的二十五间,一直是战事不断,攻伐不断,不是今天你打我,就是明天你被我打,双方掐来掐去,似乎永无安宁之日。

两国掐架,肯定是有原因的。而宋辽之间互掐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争夺燕云十六州。

宋朝觉得燕云十六州是故土,想把它们要回来,而辽国觉得,燕云十六州在他们手里,想要我的土地,就不给。

既然争得脸红脖子粗的,都没个结果,那干脆就开打吧。

所以就有了宋辽之间二十五年的战争。

直到宋辽之间订立澶渊之盟后,宋辽战事方才结束。两国罢兵言和,换来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太平生活。

宋朝也不再要燕云十六州了。

那么,当初宋辽为何一定要争夺燕云十六州呢?燕云十六州的到底有着怎样奇怪的经历?这还要从五代十国一个儿皇帝石敬瑭的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敬瑭,沙陀人,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不要脸的人之一,一直以来都被人骂作“儿皇帝”和“卖国贼”。

他原本是后唐的臣子,年轻时非常地崇拜战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大将军周亚夫,自幼熟读兵法,善于骑射,因此受到了他的同僚李嗣源的器重。

李嗣源觉得石敬瑭是个人才,为了拉拢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在李嗣源的帮助下,石敬瑭崭露头角,慢慢的被李嗣源的义弟李存勖发现,并将他提拔到自己身边,成为自己的近身侍卫。

有一次,在后唐跟后梁开战时,石敬瑭在战场上救过李存勖,深得李存勖的信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在危难军中救过李存勖,石敬瑭还多次救过他的岳父李嗣源。

比如,公元九一七年,李存勖和李嗣源率兵于后梁大将刘鄩开战时,李嗣源与石敬瑭被后梁军队包围,石敬瑭挺身挥剑,来回辗转苦战,奔跑了数十里,大败刘鄩,李存勖和李嗣源得救。

比如,公元九二二年,后梁跟后唐在胡卢套开战,后唐军队逐渐败退,李嗣源深陷军中,石敬瑭单枪匹马迎战后梁精锐,拔出长剑,杀开了一条血路,保护李嗣源全身撤退,吓得后梁军队都不敢追击。

石敬瑭不仅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救下他的岳父李嗣源,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难题时,石敬瑭还能帮他的岳父分析局势,提出对策,指点迷津,让李嗣源帝位做得更长久。

随着石敬瑭战功越来越多,权利也越来越大,掌管的兵马也越来越多,虽然李嗣源也猜忌石敬瑭,但毕竟一个女婿半个儿,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当李嗣源驾崩后,他的儿子李从珂继位以后,虽然也大胆把权力交给石敬瑭,但慢慢的就开始猜忌了,毕竟小舅子跟姐夫没有什么亲情,说翻脸就翻脸。

李从珂很清楚,石敬瑭虽然是自己的小舅子,但毕竟没什么亲情,他也很清楚,石敬瑭的权力大了,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

毕竟功高震主,哪一天你不高兴了,带着大队人马杀过来,把我从皇帝宝座上掀了去,我连一条活路都没有了。

这就让李从珂萌生了更加强烈的猜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从珂的猜忌下,石敬瑭就开始耍手段了,反正两人都是千年的狐狸,大家互相玩聊斋。

当时的石敬瑭镇守的地方是河东,李从珂身边的大臣已经发现石敬瑭的苗头不对,就给李从珂建议,河东的那位,不杀他,早晚会造反,他会造反,杀了他,就会免除后患。

李从珂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石敬瑭这个小舅子,听到大臣这么一说,便开始行动了。

先是试探,到后来的打压,最后出兵攻打石敬瑭,把石敬瑭给团团围住。

石敬瑭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他自己的力量不足,打不过李从珂。

于是,石敬瑭就派人向北方的放牛娃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并向耶律德光许诺,只要你肯出兵救我,我把你朝思暮想的燕云六州割让给你,除此之外,每年我还给你进贡大批财物,我就是你的儿子,你就是我爹

人能无耻到这个地步,也算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时的后汉皇帝刘知远觉得,你石敬瑭真他么豁得出去,这样的条件太他么屈辱了,做人要厚道,不要脸也要有个限度,不能这样做。

但是,石敬瑭不管那么多,他要的是打败对手,而不是江山城池。只要能打败对手,你要天上的月亮,老子也想方设法给你摘下来。

石敬瑭能不要脸到这个地步,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收到石敬瑭的求助之后,一看这承诺,欢喜的不得了,立即决定御驾亲征。

最终为石敬瑭解了河东之围,而且还帮助他一举平灭后唐,杀掉李从珂,建立五代的第三个王朝——后晋,让石敬瑭做了皇帝。

而石敬瑭为了报答契丹,遵守诺言,向契丹称臣,两国结为父子之邦,行父子之礼,石敬瑭为儿子,契丹皇帝为父亲,同时,还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儿皇帝”就这样光荣的诞生了。

至此,燕云十六州就归了契丹,有了燕云十六州,契丹就能虎视中原大地,想要南下,随时都可以南下,如入无人之境一样,毫无阻碍。

所以,在宋朝时,契丹南下,一举打到了中原腹地的边缘——澶渊(现在的河南濮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献给契丹之后,此后几个朝代的皇帝都想以武力夺取燕云十六州,诸如北周的皇帝郭威、柴荣、北宋的皇帝赵匡胤、赵光义、赵恒,他们都想一心收回燕云十六州,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公元一三六七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为和常遇春出兵北伐元朝,当明朝军队攻进元大都时,燕云十六州才被汉族政权收回,结束了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

石敬瑭因为割让燕云十六州并向契丹称儿,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把他等同于“卖国贼”。

石敬瑭因此遗臭万年,臭名昭著。

他割让燕云十六州之举,对后世的影响实在太大。在此后至少四百年时间里,他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做法,直接改变了中原王朝的命运,这笔账,自然不会被后人忘记。

学史明智,鉴古知今,洞察天下之端,博究道法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