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7个节气。今年的立夏时间为5月5日。

在民间,“夏”有“大”之意,因到每年此时,春播作物都基本长大,故被称为“立夏”。对于广大农民而言,“立夏”是一个农作物旺盛生长的重要节气。此时,夏熟作物进入灌浆、结荚的关键期,春播作物生长日渐旺盛,田间管理进入紧张繁忙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时期的雨量和降雨频率明显增多,农田管理在防止洪涝灾害时,还要谨防因雨湿较重诱发的各种病害,如小麦赤霉病。另外,在“四月清和雨乍晴”的乍热、乍冷天气条件下,农户要注意预防棉花炭疽病、立枯病的暴发流行,管理措施是要早追肥、早耕田、早治病虫,以促早发。

我国华北、西北等地,虽气温回升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对春小麦的灌浆以及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春作物苗期生长十分不利,应采取中耕、补水等多种措施抗旱防灾,以争取小麦的高产和确保春作物幼苗的茁壮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夏以后,江南进入梅雨季节,雨量和降雨频率增多,要注意防涝和防病虫害。我国华北、西北等地,虽气温回升快,但降水仍然不多,要及时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立夏之后,夏熟作物将进入灌浆、结荚的关键时期,春播作物生长也日渐旺盛,农事进入繁忙阶段。

老辈人讲,立夏有两忌讳,年轻人莫忘了。

1、立夏忌无雨。

我国河南、贵州、云南等地认为,立夏日这天无雨,天将大旱。谚语说“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不下,高田不耙”、“立夏无雨,碓头无米”。这三句俗语的意思大致都是,如果立夏之日不下雨,那么,粮食收成就会减少,农作物几乎不用管理,即使管理也是歉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立夏忌坐门槛。

江苏一些地方,立夏忌讳小孩坐门槛,说是:“立夏日坐门槛,容易打瞌睡”。浙江的养蚕户这天一般不开门,而且亲戚邻居一般也不会随意登门拜访。在安徽一带讲究不能坐门槛,否则会一年精神不振。湖北一带有“立夏青气见东南为吉。否则岁多凶”说法。虽然这一些民间传说,但毕竟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原则上还是宁可信其有,遵守了对你是没有坏处的。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