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

总有一个老地方

藏着过往的人文风情

当一切都在斗转星移中不断改变时

往往只有这些老建筑保留着最初的模样

让每个人去追寻心中的城市记忆

转龙•丝厂

/提及位于转龙镇的丝厂,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人们都是一脸自豪,在八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它,现在却稍显落寞。/

ZHUAN LONG

关于转龙丝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转龙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结合宜桑宜蚕的土壤、气候、丰富的非耕地资源及充裕的劳动力等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蚕桑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全方位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了“四川省蚕桑第一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堂妹儿查阅资料得知,转龙丝厂于1980年04月29日在金堂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当年的注册资本为187万元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转龙丝厂停产,虽然现在的它已经没有当年繁华的模样,但只要一提起这里,总能勾出大家心中的记忆。

转龙丝厂

当时人们心中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小堂妹儿约上摄影师,重新走进转龙丝厂,本来以为只是两个人的闲逛,但幸运的让我们遇到了这里曾经的工作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透过丝厂大门向里探望的时候,一位大爷闲逛至此,附近的住户说他是这个厂的老领导,他指这片旧厂房说:“丝厂是在1978年开始修建,大概的面积是有21亩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爷说当时国家出了10万块,他拿着这笔钱开始建厂,当年买了一个锅炉、16台制绸机、4台缫丝机,由此便开始了转龙丝厂30多年的生产经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大爷没聊一会儿,我们等到了一位还守在厂里的刘国林叔叔,从79年3月进厂,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多年。即使转龙丝厂已经停产十年,他依旧还守在厂里,也是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这个丝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叔叔说在1978年12月的时候,转龙丝厂来了第一批15个工人,他是第二批,也就是1979年3月来的,当时他们一共是来了5个人,来了后便去成都学习制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及丝厂,叔叔可是满脸骄傲,他说当时这里主要进行丝绸、丝、蚕丝等产品的生产,产品生产好是要出口到其他国家的,现在丝厂的档案室里面都挂着当年的出口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产量高的缘故,丝厂规模不断得到扩大,对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虽然在78年的时候只有十多个工人,但是在92、93年的时候,这里同期就有1000多人,工人们主要来自竹篙、转龙、隆盛、广兴、又新、双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员工的待遇也有了相对提升,在八几年的时候,大多数人每个月有着一百七八的收入,要知道,在当时大部分人的工资就只有几十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丝厂附近的居民说,如果在那会儿,你告诉身边的亲戚朋友,你在丝厂上班,他们一定会向你投来羡慕的眼神,哇塞,那娃一定能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金堂县档案馆)

毕竟当年想要进厂,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仅要求人员身体素质好,还要需要有人做担保。悄悄告诉大家,当时乡镇上好多年轻教师都愿意找丝厂的女生耍朋友哦~

转龙丝厂

还是原来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位叔叔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转龙丝厂内部,住宿区、食堂、生产区,简单又清晰的区域划分,却承载着当年大部分人的年轻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充满欢声笑语的住宿区,如今也是屋门紧闭,一片安静,门前的乒乓球台仿佛还有当年大家嬉戏打闹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缫丝车间、复摇车间、锅炉车间...每一间都充满了当时人们的记忆,虽然现在有些车间门口已经长起了杂草,但这并没有掩盖住当年的繁华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我们有幸走进了车间内部,见到了很多当时遗留下的器械,术业有专攻,虽然我不知道这些是做什么的,但总有种很厉害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件件工具,整齐的摆放在车间内部,仿佛这里的工人们,只是下了班,去吃个饭,马上还会回来继续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车间的麻布口袋上,我们还发现了十几年前的蚕茧,它还是那样的洁白,听转龙的同事说,他们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蚕,等到结成了蚕茧,便拉到丝厂里面来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到丝厂的车间,当年各类口号还保存完好,很容易让人遥想到那个年代的生活情景,员工们伴随着厂里的广播响起,骑着自行车上班下班,到了午时,端着饭盒子排队去食堂里打饭,生产着缫丝的机器不停的轰隆轰隆,纺车继续吐着长长的蚕丝,时不时从厂门外开来几辆大卡车,颠簸出一路的灰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丝厂昔日的繁忙已不再现、面貌已经老化,这里的气质和身边绝大多数的废工厂如出一辙。只剩下淹没在泛黄杂草中的几栋厂房,但这也我们在寻找它时,有了方向。

转龙

四川蚕桑第一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现在转龙丝厂已经停产,但是这里的蚕桑文化,一直没有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金堂县小乔蚕桑专业合作社传承蚕桑文化,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在全镇组织老百姓大规模种桑,新拓展品种50余种,种植面积1000余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正是桑葚大量上市的季节,大家可以来转龙,好好品尝桑葚的美味,在5月中下旬的样子,桑葚可也就下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转龙镇不仅仅有成片的桑园,还有各种由蚕桑衍生的特色产品,如桑叶茶、茧画、蚕桑被、桑葚酒、雄蛾酒...

转龙•丝厂

时代在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相信总有一天

转龙丝厂将以另一个崭新面貌

对我们道声你好